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快评 > 正文

新民艺评|《奥本海默》真正的“核爆点”在于选择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朱光     编辑:江妍     2023-08-31 13:57 | |

  “我希望原子弹爆炸的时候可怕、威胁与美丽、强大并存”,导演诺兰对《奥本海默》的特效导演如此要求——看起来似乎矛盾,但是影片确实给予了观众这样的感受。该片各版本海报也贯彻着这样的效果,“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身影之后,被橘红色的明亮火焰撑满。这位自德国移民美国的犹太裔科学家的复杂人性,是诺兰更感兴趣的地方,而不是如何造出原子弹。

  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该片的“核爆点”不仅仅在于原子弹爆炸的场面,还在于一个自觉是为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而奋斗的理想主义者创造了奇迹之后,发现自己也可能毁灭世界——当“两极相遇”时,你该怎么选?


理想主义与杜鲁门主义:发明原子弹就能结束战争吗?


  全片基调在奥本海默受杜鲁门接见之后,陡转直下——此前,是热血沸腾、动人心魄的理想主义励志片;此后,是不断颠覆理想主义者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政坛斗争片;此前,奥本海默是个纯粹的科学家,再复杂不过限于个人喜好如恋爱或竞争;此后,奥本海默陷入政坛里的利益冲突和尔虞我诈,他手下就有单纯的科学家被“下放”去修铁路了……

  杜鲁门接见奥本海默,因为他带领的团队造出的原子弹,在日本“成功”爆炸两次,加速了二战的结束。坐在杜鲁门面前的科学家噙着眼泪、内心复杂,提出两个想法:“我觉得我双手沾满献血”“我们是否应该停止研究原子弹、关闭洛斯阿拉莫斯小镇(注:奥本海默亲手打造的军工小镇),免得与苏联形成军备竞赛”。杜鲁门回答:“你以为日本人知道谁发明了原子弹?他们只知道是美国,是杜鲁门投的原子弹”“既然苏联可能马上造出原子弹,我们就更不应该关闭洛斯阿拉莫斯。”随后,杜鲁门送走奥本海默后,扭头对助手说:“以后不要带这个哭包来见我。”

  起初,奥本海默是为了“打赢二战的正义”制造了原子弹,岂料在政客面前,科学家根本没有资格去怜悯人,甚至无力“插手”发明成果的使用权。政客对科学家“格局不够”的蔑视一览无余,原子弹成了杜鲁门主义亦即霸权主义最稳固的“武力震慑”。

  原子弹投放地——日本,是美国人与斯大林一起协商的;事后,也发现了混入军工小镇的所谓英国军官实为苏联间谍。因而,苏联确实不久后也制造出了原子弹——自此两国进入冷战时期。

  奥本海默创造的原子弹,真的让世界结束战争了吗?


奥本海默与斯特劳斯:专业主义者能帮助社会进步吗?


  形式上,全片是由斯特劳斯想进入内阁而举办的参与人数更多、规格更高的“大听证会”——黑白色调,与奥本海默被调查是否能继续持有安全许可的“小听证会”——彩色画面,互为印证视角展开叙事。“小听证会”正是斯特劳斯因个人恩怨构陷奥本海默而私设的局,主题是调查奥本海默的“对国家的忠诚度”——事关其是否还能继续从事保密性质的科学研究和出入政坛。

  内容上,奥本海默代表科学家等理想主义者、专业主义者想为社会做贡献之难——难在他一个人面对的基于复杂人性、出于各自目的、纠结着权钱利的政坛斗争。

  在进行“曼哈顿计划”时,他麾下的科学家可称“梦幻团队”,包括当时初出茅庐的费曼、哥本哈根学派创始人玻尔、野心勃勃想造氢弹的泰勒等——前两位后来得过诺贝尔奖,泰勒则成为“氢弹之父”……当时的状态被称为:“战时的洛斯阿拉莫斯,有着雅典精神,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当一位位改变历史的科学家出现在银幕上时,真的令人为之振奋。可是,当斯特劳斯这样的政客出现时,又令人五味杂陈。正是这个“卖鞋的”出身的政客,是美国原子能协会主席,还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董事会成员。一群政客、银行家和律师领导着一群科学家,也正是斯特劳斯把奥本海默招募成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这就有他们和爱因斯坦在校园湖边相遇——而爱因斯坦因为忙于与奥本海默聊原子弹而忽略斯特劳斯,令后者更嫉恨奥本海默。

  而在奥本海默周围不曾沾染权力的科学家更惨。他的弟弟弗兰克哪怕参与了曼哈顿计划,也被全美所有大学拒绝,还有一位甚至被派修铁路……奥本海默因为不愿意再次“成为死神”有意拖延制造氢弹的计划。于是,后来造出氢弹的“氢弹之父”泰勒在“小听证会”上投了对奥本海默的不信任票。


奥本海默与两位爱人:成功的男性背后有更强大的女性?


  奥本海默家境殷实智商高,性格任性颇倜傥。他的情妇琼·塔特洛克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加入美国共产党,是一名记者,后来成为精神病学家。他曾向她求婚两次被拒。而奥本海默以“三位一体”来命名原子弹实验,就取自她曾经引荐给奥本海默的诗人约翰·多恩的一句诗“打击我的心,三人神”——多恩有一句更为人知的名言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影片里没有明示简是自杀还是被杀于浴缸溺毙。但是当奥本海默得知此事时,是被他妻子凯蒂从泥地里扶坐起来的,此前他已从马背上摔下,倒伏于地。凯蒂认真地看着奥本海默的双眼表示,当前最重要的不是哀悼,而是回到科学家中间去工作——她比他还知道怎么做他。

  在奥本海默在“小听证会”上被连番盘问之际,也是凯蒂在敲打他:“你怎么还不反击。”哪怕奥本海默出轨,但是凯蒂依然坐在一旁冷静地听他描述自己与琼的往来。她甚至逻辑分明、言辞犀利地一一抓出检察官提问里的陷阱并一针见血地驳斥,令旁人都笑了。

  凯蒂本人也是生物学家、植物学家,嫁给奥本海默之前她已经结过三次婚。他们之间有个秘密约定,如果原子弹试制成功,奥本海默就会说“把床单收回来”。因而,当凯蒂接到电话,接线员转述“把床单收回来”之际,忽然觉得这也是该片颇为浪漫之处……好的爱情,也都实力相当。


奥本海默与爱因斯坦:为什么爱因斯坦不会去造原子弹?


  全片最大的悬念就是——奥本海默与爱因斯坦在湖边说了些什么,这两位都是从德国移民到美国的犹太物理学家。区别在于爱因斯坦远离政治,他曾经拒绝成为以色列总统,还三次出面阻止过美国推进原子弹研究。真正的科学家,就是热爱科学本身,以及科学是否推进社会前进。在“曼哈顿计划”推进过程中,听说希特勒自杀时,科学家之间也发生分歧,“这下我们把原子弹往哪儿扔呢?”“是不是应该停止造原子弹呢?”

  奥本海默与爱因斯坦第一次在湖边会面,就是把推导出原子弹的算式给爱因斯坦看。在剧终时,他们再次会面,既揭示了这两位伟大科学家之间的对话谈论的是对人类命运的预测,也顺带揭示了爱因斯坦根本无暇顾及远处的政客斯特劳斯。这一次,爱因斯坦表示,看到那个算式就知道奥本海默成功了。他还预测到美国政府一定会刻薄地对待奥本海默,“现在轮到你处理你成就的后果了。有一天,当他们惩罚你足够了,会给你个奖赏,告诉你一切都被原谅了。他们奖赏的不是你,而是他们自己……”这就是爱因斯坦更睿智之处。

  奥本海默错了吗?他不过是像是盗取火种的普陀米修斯一样把人类文明晋级了,但也因此自责:“我摧毁了这个世界”——这既是琼推荐给他的另一首诗,也是全片最后一句台词。(朱光)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