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国艺 > 正文

还江于民,一城烟火抚人心——滨江更新多元共融、活力四射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陈琳     编辑:钱卫     2023-09-17 13:52 | |

上海的滨水之畔,从各类工业遗存、各种老建筑,甚至是一度“被遗忘的”闲置“边角料”改造而成的新一代公共空间不在少数。它们风格各异、功能不同,却都凭借出色的设计创意,让市民津津乐道,引以为傲。——编者


西岸穹顶艺术中心

国际大都市上海,因水而生、依水而兴,“一江一河”沿岸的更新设计牵动着上海城市整体的转型发展。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近年来,上海秉持“人民城市”的理念不断提升“一江一河”多元复合功能,从大处着墨,从细节入手,以大手笔的恢宏创意和绣花功夫的精细设计,优化沿岸地区功能布局和空间形态,打造出一条“发展绣带”“生活秀带”。

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探索滨水地带更新设计的多种可能,无限的创新和创意让申城河畔呈现多元共融的景象。摩登感与烟火气并存的美景,温暖了整座国际都市。

   挖掘宝藏,探索工业遗存再造的更多可能

艺术氛围浓郁的西岸滨江再添一抹鲜亮色彩——即将于本月对外开放的西岸穹顶艺术中心,成为了这条国际级文化艺术集聚带的又一个新地标。

由于前身是具有百年历史的上海水泥厂的预均化库,建筑师在对其进行设计再造时,特意保留了其极具特色的穹顶式建筑构架,这使得西岸穹顶艺术中心的建筑风格犹如烙着工业时代印记的“大皇宫”,气势恢宏,有包罗万象之态,恰与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气质相契合。

西岸穹顶艺术中心

西岸滨江的各种更新再造,让人们看到了工业遗存变身高雅艺术殿堂的潜质。原北票码头构筑物“煤漏斗”成就了独具冷静工业感的龙美术馆;龙华机场储油罐变身油罐艺术中心的创举,令人过目难忘。

其实,不少建筑师早已意识到,工业遗存的焕新方式远不止于艺术场馆一种,俨然是挖掘不尽的“宝藏”资源。

刘宇扬和他的团队接手位于杨浦滨江南段的上海电站辅机厂东厂原址的更新再造后,提出了“向野而生”的理念。“我们希望既保留老锅炉厂的印记,又为市民提供休憩活动的开放场所,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创造出江南园林移步换景式的漫游体验。”

用设计团队的话来说,他们怀揣“保野趣,保生鲜,保慢活,保自然”的规划愿景,对老厂房一半拆除,一半保留加固,利用建筑的特殊形态和几何关系,打开屋顶,引入阳光、绿化,以及漫步、骑行等慢行系统,打造出印记花园、野趣区、生态水池等景致。

杨浦滨江上海电站辅机厂东厂的厂房打开屋顶引入阳光

杨浦滨江上海电站辅机厂东厂改造后的生态水池

杨浦滨江上海电站辅机厂东厂改造后的印记花园

尤其,为了保留原有建筑的“历史肌理”,在野趣区,建筑师们不仅动用人工草甸组合营造生态自循环生境,还以混凝土砌块墙的手法重现原厂房空间,以此吸引市民走入空间,沉浸式观察体验上海的四季变化。历史与当下、自然与城市的共生构架由此诞生。

不仅是旧厂房,老船坞凭借其特殊的建筑构造,经过更新再造,也能找到用武之地。黄浦滨江滑板极限公园所处的“一号船坞”正是江南造船厂旧址。由于是从船坞改造而来,整座公园就像一个嵌入深坑中的“秘密基地”。设计师为了保留其独特的工业遗迹风韵,对混凝土颜色进行了特殊的处理,高低起伏的弧形弯道和山坡,包围在斑驳感十足的坞墙内,与坞壁完美融合,配上滑板赛道上颜色鲜亮的涂鸦,显得动感十足。船坞历史文化与时尚的体育项目相结合,“工业锈带”就此逆袭,“变身”为市民娱乐健身、休闲打卡的好去处。

黄浦滨江滑板极限公园

   串珠成链,“金角银边”点亮“生活秀带”

除了大体量的工业遗存,在上海的滨水地带,还散落着不少“边角料”。“只要规划合理,设计得当,‘边角料’地带就能变成‘金角银边’,一样能成为上海滨水‘生活秀带’上不可忽视的亮点。”建筑师姜江的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被网友称为“上海最美人行天桥”的董家渡路花桥的落成开放,也印证了姜江他们的观点。一端接驳南外滩金融产业集聚带,另一端则直通江岸,董家渡路花桥的设计之妙,在于它不仅是人行天桥,更是一座“串珠成链”的悬空的口袋公园。桥上绿意盎然、鲜花点缀,与一旁的无敌江景相互应和,为滨江产业与生活空间带来新色彩。入夜,江风吹走了一天的闷热,花桥夜灯亮起,市民游客在此驻足、休憩乘凉,如梦似幻的夜景中映衬着一张张舒展的脸庞。

董家渡路花桥

“这里是上海的根,底蕴丰厚,我们想尽可能保留一点传统的生活方式。”用董家渡路花桥项目设计团队负责人谢军辉的话来说,“回到江边”,是花桥设计的整体思路。他们希望这不只是物理空间的连通,连接的还有历史与当下,能勾连起人们对老城厢的记忆与乡愁。谢军辉透露,最初的口袋花园是规划在地面的,“抬升”面临不小的难度,几经专家论证,历时4年精心打磨,最终,他们实现了“人在桥上看风景,江岸看你是风景”的夙愿。

有慢工细活的故事,也有迅速蜕变的例子。位于徐汇滨江的西岸活力谷,其前身也是一处闲置草地,经过52天的升级改造,一个充满潮流运动气息的“运动新空间”竟然横空出世。

徐汇滨江的西岸活力谷

徐汇滨江的西岸活力谷

“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一个下沉广场的闲置草地,没想到现在这么漂亮。即使不打篮球,我也会走下去买杯咖啡,逛一逛。”在附近写字楼上班的一些白领感慨,这个改造在他们这些设计“外行”看来,也属于化“边角料”为“金角银边”的“神来之笔”。原有的加装木质座椅,满足人们的社交聊天需求;夜间灯光设置多灯位保障照明,避免传统运动场馆大型架灯遮挡视野,不乏人性化的设计,为周边的白领和居民提供了便捷、舒心的文体服务。

“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的例子在申城比比皆是,上海市民的幸福生活正在滨水两岸延伸。当工业遗存以不同形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当“边角料”化身“金角银边”,移步换景间,望得见江河、触得到绿色、品得到历史、享得到文化,已成了每个上海市民都可以拥有的惬意生活。(陈琳)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