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头条 > 新民社会 > 正文

这些地方正越变越智慧,越来越时髦!你还记得菜场以前的样子吗?| 新民老照片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董怡虹,刘慧琴     编辑:沈佳灵     2023-10-13 13:24 | |

  爱上一座城,从逛菜场开始。上海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阿姨爷叔,一天的仪式感就是从买菜开始的。

图说:嘉善路菜场对肉糜加工,始终保持清洁新鲜,坚持“五不摇”,1982年摄。周铭鲁 摄

  过去的上海菜场,尽管环境不那么“高大上”,但是商品必须干干净净。比如肉糜现摇现卖是许多菜场的常规操作,嘉善路菜场更是保证龌龊肉不摇;甲状腺、淋巴腺肉不摇;变质肉不摇;隔夜肉不摇;不合标准的肉不摇,共“五不摇”。

图说:1983年2月12日,陕西北路菜场。周铭鲁 摄

图说:1982年11月15日,巨鹿路菜场挂牌营业。周铭鲁 摄

图说:1983年4月28日,天山袋包装菜场是上海第一家超市雏形。周铭鲁 摄

  除了东西清爽,买卖公平也是立足之本。上世纪80年代,电子秤开始普及。曾经上海滩最大的室内菜场“三角地菜场”做过统计,用电子秤卖肉与木头杆秤相比又快又准,一个营业员每月可增加营业额4200元,相比木杆秤提高百分之五十。当然,作为家门口的生活驿站,在里面找人修修补补也满足了居民的日常需求。

图说:1984年2月1日,上海师院历史系学生春节到菜场劳动。周铭鲁 摄

图说:1982年6月26日,全国十大城市十大菜场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沪举行。周铭鲁 摄

图说:1984年1月22日,福州路菜场禽蛋柜使用电子秤。周铭鲁 摄

  如今,越来越多老旧菜场经过改造变得智慧与时髦,甚至不少成了“网红”受到追捧。民以食为天,菜场不断进化的同时,也别忘了过去的优良传统,留住那里面的烟火气和人情味。(新民晚报记者 董怡虹 刘慧琴)

图说:1984年1月16日,春节前,普陀区友好菜场青年职工服务队。周铭鲁 摄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