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科创 > 正文

失败同样值得被拥抱 科学大家们说:千万别惧怕在研究中犯错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马丹     作者:马丹     编辑:任天宝     2023-11-06 08:52 | |


图说:世界顶级科学家科学圆桌π 生命科学或医学前言现场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下同)

青年人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难免遇到挫折,这时,你是失望沮丧,还是遇挫越勇?在昨天下午的“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圆桌π:生命科学或医学前沿”论坛上,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两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得主与多位生命科学大咖围坐在“科学圆桌”谈笑风生。他们谈论的话题并非各自在生命科学或医学领域里已经获得的“成就”,而是青年研究者们最常遇到的“失败”话题。

“千万别惧怕在研究中犯错,失败和错误同样值得被拥抱。这是一件很酷的事!如果重回20多岁,我愿意去重新经历这样的失败,甚至想要体验更多,去探索更多未知的科学领域。”顶尖学者们甚至自曝各自在研究中遇到的失败“糗事”,以此鼓励青年人不要在遇到科研“拦路虎”的时候气馁。2023年顶科协奖“生命科学或医学奖”得主卡洛琳·卢格说,回顾自己一些实验失败的原因,有时会觉得“感觉自己很愚蠢”,比如,忘记添加某些试剂、遗漏了一个实验条件。“此时,需要从失败的实验中汲取教训,从教训中获得新的科研思路。往往,只要做出了合理的调整,就会获得更好的实验结果。”

图说:在科学圆桌会上,学生向科学家提问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认为,每个人都希望成功,没有人会喜欢失败。“如果只是做一些简单的事,那么不太容易失败。如果你要去应对富有挑战的有趣的事情,那么,必然会遭遇失败。但是,这样的失败过程就是探索与发现的过程,是一件非常酷的事!”卡洛琳·卢格是2023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生命科学或医学奖得主,就任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在她看来,科学研究,就像淘金者不会因为暂时没有收获而放弃,科学研究也同样如此。大部分颠覆性的研究,都是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因此,“科研应该允许有犯错的机会,尤其对于青年科学家,错误与失败都值得被拥抱的”。

图说:认真听讲的观众们

但是,科学家们一致认为,敢于面对失败,并不意味着“一根筋”。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2023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生命科学或医学奖”遴选委员会主席兰迪·谢克曼说,在他27岁刚成为教授时,突然意识到自己无论如何也超越不了当时最厉害的生物学家,“这让我心里很不舒适”。但也正是这种不舒适感,让他踏上了尝试新领域的征途,并最终获得了成功。“年轻人不拘泥于做权威的跟随者,满足于‘蹭热点’做实验、发论文。科学的未知领域太多了,年轻人应该做些不一样的研究,做自己的主人。这样才能推动科学的进步。”

新民晚报记者 马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