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科创 > 正文

再不采取气候行动 2300年上海将沉到海面2.5米下|2023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马丹     作者:马丹     编辑:杨喻     2023-11-07 19:25 | |


气候变暖,正令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也让暴雨、干旱、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和极端事件的强度增强。“如果不采取行动实现碳中和,而是放任温室气体排放会发生什么?以海平面为例,到2300年,全球的海平面将上升7米。要知道,上海的海拔也不过4.5米!”在今天的世界顶尖科学家碳大会上,科学家们发布警告,当下已逼近全球温升1.5℃的临界点,一旦跨越,将会带来不可逆的灾难性后果,采取气候行动已迫在眉睫。

联合国正在敦促各排放大国将碳中和目标提前到2040年,以确保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今天科学家们也达成共识,迫切需要制定气候政策、发展绿色低碳科技、加强国际气候合作来推动全球的低碳转型,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全球气候韧性发展和加速实现碳中和。

图说:世界顶尖科学家碳大会主旨论坛圆桌讨论 新民晚报摄影记者 陶磊 摄

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已“毋庸置疑”

全球有没有变暖?这个曾经争论不休的气候问题,如今已经板上钉钉。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六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综合报告》中,对“人类活动在全球变暖中作用”已从之前的“可能”“很可能”“极有可能”“明确的”,升级为“毋庸置疑”。这个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再度进入了厄尔尼诺状态,即将形成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并持续到冬季。厄尔尼诺事件的出现,意味着暖天气出现的概率增大。虽然从历史数据上看,21世纪以来,厄尔尼诺事件以及强厄尔尼诺事件都没有增多,但是科学研究表明,全球变暖背景会显著增加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频率。

“无可争辩的是,人类活动正在造成气候变化。就如IPCC报告所提,全球变暖是广泛的、迅猛的、加剧的,同时也是数千年来前所未有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周天军说,虽然从数字角度看,气温平均上升1.5℃没那么“严峻”,但实际上,它将加速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地球调节能力发生变化,从而让地球上出现更多的极端天气,最终会直接危害到人类生存环境。“这几年,全球范围内包括亚洲在内,热浪、强降雨、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更加频繁和严重。人类需要有所作为了。”

即刻行动守住温升“临界点”

地球“沸腾”,听上去令人惊慌。碳大会的科学家们也再三强调,要改善地球目前的“亚健康”状态,应对气候临界点的挑战,人类社会及经济活动都需要做出巨大的调整。这不仅需要踩下全球变暖的“刹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阻止气候临界点被突破,更要实施地球“康复”计划,让人类与地球系统建立和谐共生的关系。

周天军说,如果人类什么都不做,未来全球温升将会是4℃甚至更多,极端的极端天气发生频率也会增加。“如果说,全球温升1.5℃,发生‘十年一遇’的暴雨等极端事件的概率将会是现在的4倍。如果,温升上升到4℃的话,‘十年一遇’的极端事件发生率将上升到9.4倍,发生的强度也会高三倍。”

科学促进气候韧性发展

好消息是,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欧洲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科研教授、索邦大学教授让-皮埃尔·加图索说,气候变化减缓需要科学的变革,任何气候的行动必须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今天的论坛也传出不少令人振奋的科研消息:2020—2030年,是决定未来变暖趋势的关键十年,已存在多种可行且有效的技术和选项能够减缓并适应气候变化,“一切取决于我们的选择和行动”。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近四分之三,平均深度近3800米,占地球全部水资源的97%,吸收了工业革命以来由人类活动导致的碳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并储存着地球上93%的CO2,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支持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起到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在碳大会专题论坛上,科学家们带来了海洋负排放、海洋碳循环等领域的前沿解决方案。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讲席教授、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CNIR)首席科学家,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Global-ONCE)联合主席焦念志提出的海洋储碳新机制-“微型生物碳泵(MCP)”理论,被Science(科学)评论为“巨大碳库的隐形推手”。2018年沃尔夫化学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讲席教授、卡夫利能源纳米科学研究所联合主任奥马尔·亚基(Omar Yaghi)和他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系列化学领域的研究热门,也为清洁能源储存、二氧化碳捕捉等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解决方案。

守护地球需要人人参与

守护地球,需要国际合作,更需要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论坛上,科学家们多次提到了“合作”。截至2022年底,全球已经有133个国家、116个地区、200多个城市和800多家企业提出碳中和目标。焦念志牵头发起的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该计划2022年成为“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行动大科学计划。目前,该计划得到美、欧、亚、非等全球代表性地区的33个国家78所科研院所的积极响应。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世界气象组织(WMO)高影响天气研究项目(HIWeather)国际协调办公室主任张庆红说,先进观测系统与科学模型有助于加强气候灾害预警与风险评估,而且“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气候应对中来,大家群策群力才能更有效地去预防未来的一些灾害”。最近,张庆红和他的团队正在和一款气象预测APP合作,并招募了一批气象志愿者。“当发生极端天气事件时,志愿者可以通过个人的智能终端采集、上传天气数据、图像等信息,这些信息都会被采集并用以训练人工智能。希望未来,地球上每个人都能拥有一部智能手机,他们可以通过手机接收预警服务,也可以将他们观察到的天气数据上传,为我们的星球点亮你的光!”

新民晚报记者 马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