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科创 > 正文

引领未来变革 支持年轻人向前冲 | 2023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马丹 易蓉     作者:马丹 易蓉     编辑:杨玉红     2023-11-08 12:57 | |


图说:莫比乌斯论坛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世界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科学对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但是,面临新的挑战,科学和科学家可以怎么做,才能引领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变革?顶尖科学家们认为,科学究竟如何发挥作用,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在莫比乌斯环的无限碰撞中,科学家们不约而同提到了:数据共享、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关键词。

■巴里·马歇尔(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科学会推动社会的进步,但有时候会遇到公众怀疑带来的阻碍。这和信息不够公开透明有很大关系。因此,互联互通尤为重要。比如,大流行病发生时,如果政府能够将疫苗、患病率等数据共享、开放给公众,以此来消除公众的疑虑,那么将更有利于科技助力社会进步和改善。

此外,要给予年轻人更多的科学支持。众所周知,申请科研经费来兑现研究的创意和想法,是支撑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然而,这对年轻科学家来说并非易事。IT、工科领域更容易有创新迭代,正是因为一旦研究者拥有了一些小数据,他们就能快速进行小试错,但这样的创新推进在医学、农业领域会慢很多,经费审批往往较慢,导致创新想法付诸试验的过程非常冗长,也让研究者非常沮丧。如果,能够优化经费申请流程、去除官僚主义,那么就能鼓励青年科学家快速提出创意和想法,加快创新迭代的速度。

■罗尼·格鲁德(南丹麦大学丹麦深渊研究中心主任):

科学家在社会变革中作出了贡献,尤其是为决策者起到了科学的引领作用。科学家发挥的作用尽管有限,但是合适地指引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科学家要主动站出来。一方面,可以利用一些出版机构、互联网平台,推动科学技术的传播;另一方面,除了要保证公开发表的论文有严谨的学术性、充分的同行评审外,如何重新赋权学术机构来“主宰”刊发过程很重要,不能把主导权全都交给出版机构。

■杨培东(2015年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从历史视角来看,社会进步依赖科技。展望未来,化学家要发挥显著角色,基于地球丰富元素来发明绿色催化剂、开发更绿色工艺。当基础的科学突破在实验室发生,需要积极与产业和政府合作,将其转化为真正令社会获益的技术。

■卡尔·巴里·夏普利斯(2022 &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化学是连接各个领域的科学,化学家总是在做实验,不是证实就是反驳,这些科学方法(做实验)很无聊,基本都写在教科书里。但是科学充满盲点,有时候需要强烈的直觉,科学家需要从不断与自己产生联结的事物或数据中回想。

■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人才的价值固然重要,但是在“硬币的另一面”我们也看到对人才、知识的架构也受到权力博弈的影响。科学家支持所有人都能获得知识的权利,人才的自由流动应该得到支持。

■古尔杰夫·库什(2000年沃尔夫农业奖):

绿色革命,带来了粮食安全,也降低了世界的贫困率。目前,全球的贫困率降低到了14%,这都是粮食安全带来的改善。这是科学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佐证。而只有当家庭摆脱贫困,才有更多的机会让孩子进入学校学习,接触到科学。

■余金权(2016年麦克阿瑟天才奖)

科学有不同的阶段和分类,有理论基础研究,也有应用开发。我们需要多领域专业人才的加入,共同推动科学的发展,比如,法律人士来制定相关的监管法规。只有厘清不同阶段的科学,才能促进更好的合作。

■吉·雷迪(1994年图灵奖得主):在互联互通的技术构架中收集数据完全能够做到,但是基于隐私等问题没有做到理想的数据公开和利用。希望有更多决策者能够在例如贫困地区弱势群体方面率先作为,让数据作出贡献。

■内森·塞伯格(2012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得主):我们无需解释科学的重要性,但是科学如何作为桥梁来把国家联结开展国际合作还应建立关注。我认为应该关注第三世界国家,他们有巨大的人口,有很多人才。我们有一些实践,为这样的人才提供了一些机会,他们接受培训之后有的在享有盛誉的科学机构工作,有的回到家乡发挥了更积极的影响。

新民晚报记者 马丹 易蓉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