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艺术节·回眸2|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演绎上海精彩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赵玥     作者:赵玥     编辑:江妍     2023-11-18 13:59 | |

  前沿对话、高雅艺术、新潮剧目、先锋作品在申城舞台交相辉映,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再一次搭建起近悦远来的“文化会客厅”,成为展示世界文化艺术发展的风向标。依托艺术节搭建起的高水平演艺产业链,一部部原创佳作新作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演绎上海精彩。

图说:本届艺术节开幕式演出《丝路颂》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打开委约作品创想力


  本届艺术节期间,一批委约作品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求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的传承方式,努力体现城市历史文脉和都市情感温度,也为“一带一路”文明之路建设贡献文艺力量。
  “360°沉浸式宇宙的心跳”“如入桃花源般光影流离”“海派民乐绝美画卷”,上海民族乐团原创新作《云之上——让听觉从东方出发》作为委约剧目首次亮相艺术节,就收获国内外观众的热烈赞誉。
  民族音乐,传承历史,也能创新拓展。走进现场,观众仿佛来到了一场东方风韵的时尚秀现场,在这个审美越来越多元化的时代,《云之上》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时尚审美大胆融合,创新出一种升级版的东方美学。可以说《云之上》是一段找寻当代民族音乐更多可能性的发现拓展之旅,传统文化与时尚审美相对接,传递出国乐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

图说:《云之上——让听觉从东方出发》演出

  由广西交响乐团创作演出的交响组曲《向海之路》为现场观众展开了千年“海上丝路画卷”。郑杰舞蹈剧场《训诫三则·山月》取材自中国唐代传奇小说《人虎传》,以现代视角解读传统文本。舞台上,郑杰、张渊博、何嘉俊三位不同时期的“李征”化身成虎,以高难度肢体动作外化主人公“化虎”后的内心世界,台上的“困兽”、“求而不得”的心灵,惟妙惟肖的表演引发赞叹。
  艺术节也始终致力于搭建中外艺术交流对话的平台,为本土观众提供更为多元的艺术体验。艺术节全新艺术品牌ARTRA自定艺今年委约的艺术项目《当未来遇见过去》,邀请六位中外艺术家以探寻时间的本质作为主题,通过从历史与传统中汲取灵感,开启对未来的创造与想象。

图说:艺术项目《当未来遇见过去》

  在万象天地天后宫二楼古戏台之上,艺术家陈维与里奥·沃塔的共创作品《屏帘》悬挂其间,与苗族经典银饰坠链相似材料制作的屏帘似坠落的银色瀑布,面向开阔的城市广场,与穹顶之上采用榫卯和斗拱技艺复原的螺旋状藻井相得益彰。而在思南公馆、世博会博物馆,一些特定场域的艺术共创项目也在限时发生,激活了多样文化间的碰撞与交流。


探索当代表达新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永和九年》最核心的主题。”上海歌剧院副院长季萍萍介绍,舞剧《永和九年》作为国内首部全景式展现书法作品传世历程的原创舞剧,无论编舞、叙述、舞台设计等各个方面,皆紧扣中华文化瑰宝《兰亭集序》,努力将书法气韵、文人情怀融入舞蹈的编创。舞者们以身舞“墨”,以袖代“笔”,与绚烂舞台化成墨色与斑斓的交响。

图说:《永和九年》剧照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把太阳戴在头上,把星星钉在身上,把彩虹系在腰间,一抹斑斓靓丽的少数民族风情惊艳了上海观众。在玉溪花灯戏《花腰飞虹》里,不少观众都对花腰傣民族文化感兴趣,宛平剧院“大宛集戏曲梳妆台”在开演前的周末让花灯戏和花腰傣服饰两项国家级非遗进行了一场特殊的碰撞。

  年轻的玉溪市花灯剧院院长矣露担任主讲人,主演夏毅媛现场梳妆、换装,希望借着这部讲述年轻人故事的原创作品让更多人领略民族文化内涵。台下坐着的还有前任院长杨丽琼,1999年她带着改编自莎士比亚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玉溪花灯戏《卓梅与阿罗》来沪参加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正是艺术节的国际化让我们的剧目有机会吸引了很多外国观众,我们这次带来的《花腰飞虹》讲述的恰好是大学生从上海回乡创业的故事,好像冥冥之中和上海特别有缘分。”

图说:《花腰飞虹》剧照

  一部聚焦校内足球兴趣班的儿童剧,在流行音乐剧风格的舞台演绎下,作为艺术思政课内容走进了校园,三个月里演出了43场。此次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带着儿童剧《放飞的天空》亮相艺术节,此剧讲述如何让孩子获得面对挫折与挑战的勇气,讲述故事的同时也在探讨学科教育之外,我们如何用更多方式教育孩子。


筑牢未来大师起航地


  讲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是要持续提升原创能力。作为艺术节最具活力的艺术原创板块,“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从2012年创设以来,已走过了十年历程。艺术的魅力、青年的力量,在“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这个平台上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图说:“扶青计划”已走过十年

  十年“扶青”,艺“树”芳华。105位心怀梦想、富有才华的委约青年艺术家受到全方位扶持,涌现出了青年导演马俊丰、赵淼,青年舞蹈家王亚彬、唐诗逸,青年作曲家秦毅、常石磊,青年戏曲演员沈昳丽、裘继戎等一批受瞩目的艺术家。“扶青计划”不仅是原创作品和青年艺术人才的孵化器,同时也是向国际舞台输送中国优秀作品和人才的聚集地,是广大青年观众的艺术嘉年华。2017年,青年舞蹈家郑杰以现代舞《寂静之上》入选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今年,郑杰新作《训诫三则·山月》成为本届艺术节的委约作品,并在艺术节演出交易会上颇受关注。

图说:《训诫三则·山月》剧照

  从最初的《水生》到今年的《右之左》,青年导演赵淼与“扶青计划”一起成长,最令他感到幸福的就是“扶青计划”既给予创作者充分的支持与呵护,又不会过度雕琢、苛求,而是让青年艺术家自由表达真实的自我与思考,探索尝试创作的多种可能性。在扶青计划艺委会主席、作曲家谭盾看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始终在与青年才俊携手共创:“我们的未来需要他们。如果没有年轻人的创作,我们的未来就不能称其为未来。”(新民晚报记者 赵玥)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