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新民眼 > 正文

独家述评|流量变留量 演唱会点燃城市活力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杨欢     编辑:赵菊玲     2023-11-21 14:51 | |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摄

杨欢/文

最近,一批重磅歌手“扎堆”在上海举办演唱会,你方唱罢我登场,曲终人不散,演艺市场的火爆再次彰显了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市场引领性地位。

上海是海内外大型演唱会的必到之处、重要一站,背后是国内国际演出行业为上海的城市能级、文化影响力、综合治理能力投出了信任票。据市文旅局数据,今年以来上海的演出市场尤其是演唱会市场呈井喷态势,已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115场,同比2019年增长64.3%,观众133.5万人,票房14.5亿元。进入下半年,几乎可称“周周都有演唱会”,其中既有海外歌手的内地首站演唱会,也有重磅级巡演的内地收官站演唱会。

演唱会经济是看得见上海多样性文旅市场的景观窗口,也是进一步撬动上海文旅消费的“魅力支点”。大型演唱会不仅带来巨大流量,粉丝的热情也“点燃”了城市活力。以酒店业为例,同程旅行统计数据显示,演唱会举办期间,体育场周边多家酒店提前多日便已预订一空,呈现出“一房难求”的情况。演唱会场馆也成为打车出行订单增幅最快的区域。T3出行大数据显示,前往上海体育场的出行需求同比涨幅高达300%,往返机场、火车站等大型交通枢纽的需求同比增加超过110%。享道出行数据也显示,以上海体育场为起点的出行需求和平日相比增长了约300%。

一场演唱会带火一座城,所言非虚。不仅仅是门票收入,众多歌迷跨城观演,从而拉动旅游、交通、住宿等多领域消费。但依靠明星“流量”效应带来的城市旅游热度终究只是一时,当演出散场,如何让“流量”变“留量”,则是承办演唱会的城市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演唱会井喷式爆发背后,是情怀,更是需求释放带来的化学反应。随之而来的“抢不到票”“高价阳台票”“占道堵塞”“噪声扰民”等乱象也亟需治理,对活动主办方、城市管理者来说是一场考验。

这两天,微信朋友圈被陈奕迅“刷屏”。随着演唱会越来越多,“明星+旅游”可以作为一种时尚、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组合,为文旅融合打开一扇新大门。凭借明星的口碑效应,上海抓住机遇推动旅游消费增长,让演出经济“唱响”城市活力,成为拉动旅游收入、提振服务业消费、提升城市流量的“新密码”。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