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现场 > 正文

留住“上海声音”留住城市味道,走进“石库门”听燕子姐姐讲故事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朱渊     作者:朱渊     编辑:江妍     2023-11-23 13:44 | |

  “柳条青,柳条长……”熟悉亲切的声音将人们带回温暖的童年,那是燕子姐姐说着关于“春天的故事”。昨晚,陪伴几代孩子成长的燕子姐姐陈燕华来到独脚戏《石库门的笑声》的舞台,作为当晚特邀嘉宾,她早早来到现场就为提前进入“笑的氛围”。这是她第二次走进“石库门”感受“摒伐牢要笑出来”的快意,在她看来:“上海话也好、独脚戏也罢,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而方言就是地域文化的那个核,是刻在骨血中的记忆、是抹不去的乡愁。”

图说:陈燕华担任《石库门的笑声》特邀嘉宾 主办方供图 (下同)

   这不是陈燕华第一次走进“石库门”,第一次来她自己买了票请朋友,“那天真是从头笑到尾,用现在的话说——属于报复性的笑,有种久违的幸福感。”陈燕华从小爱看独脚戏、滑稽戏,在演出前接受采访,说起小时候抱着无线电听姚周双档的时光,她记忆犹新。那时候还有黑白电影《满意不满意》,几乎陪伴了整个童年。

  不仅是观众,她还曾和滑稽演员合作拍情景剧。回想那段“不堪回首”的拍摄过程,她再次笑到肚痛:“伊拉擅长出噱头,拍戏从不按剧本,对词也不按常理出牌,和他们演戏我就光笑了,其他顾不上。”记得有段戏,要拍陈燕华单独的镜头,和她对戏的演员背对着镜头,每次她要说台词,他就挑一挑眉毛,让她几次都笑场。到后来,导演都忍不住说:“真的不能再重来了,陈燕华你要坚强点,不要被他影响。”

  笑归笑、闹归闹,短暂的合作经历让陈燕华受益匪浅:“优秀的滑稽演员都是语言大师。”很多次,对手即兴发挥抛过来的梗,她完全不知道要怎么接,对着摄像机都只能本能反应,神奇的是,不管给出什么反应,对方都能自圆其说,且对白衔接得天衣无缝,好像剧本原来就是这么写的,但唯有陈燕华才知道,他们哪里会按照剧本走。

  讲故事的燕子姐姐对语言极其敏感:“现在小囡都不会说上海话了,真是急煞人。也只有在独脚戏专场才能听到正宗上海话,这个情况如果不改善,以后要怎么办?”

  在她看来,如今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与城之间的区别本就不大,布局、特色建筑都是可以复制,她曾经去过一个城市新造的园区,当地请来能工巧匠复刻了一座新天地:“乍然走进去眼前真是情景重现,但你要是稍微待久一点又会觉得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为什么?石库门都听不到上海话,那这石库门还有什么意思。(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