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评 > 正文

新民艺评|用心描摹生命的本真:《云之上——让听觉从东方出发》有感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陈洁     编辑:江妍     2023-11-23 14:06 | |

日前,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剧目,上海民族乐团原创音乐会《云之上——让听觉从东方出发》在毗邻黄浦江畔的1862时尚中心首演。这场独具匠心、面向未来的沉浸式国乐现场,主张用东方美学描摹自然与生命本真的音乐观念,探索当代国乐与城市生活紧密联结的呈现方式,为“上海出品”的海派民乐提供全新的声音样本。


突破固有 回归自然基因


《云之上》是一部当代民乐合奏作品,通过突破固有的演绎形式,实现独具个性的声场空间表达。步入演出现场,在剧场中央搭建的巨大方形舞台上,演奏家们围坐成一个圆圈,相向而奏,歌者在舞台侧面遥相呼应,形成且歌且奏、亦鼓亦乐的听视觉现场。不同于传统镜框式舞台,由方形舞台与圆形声场构筑起的表演场域,呼应着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凸显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特殊理解。音乐现场采用360度沉浸式圆声场布局,打破平面和单向听觉概念,形成声场的多维度汇聚和演奏的空间流转。环坐于四周的观众,从“听”音乐会转化为“全息式”的深度体验,感知新鲜独特的气息。

《云之上》的难度与挑战在于文本化的音乐创作,以及非常规的演奏技法、多种乐器音色融合与多声部旋律交织,这些都对艺术家们现场演奏技艺与相互协作能力具有极大的考验。除了不设指挥,乐团还突破民族管弦乐队的常规布局,相同声部的演奏家并非比邻而坐,而是呈对角关系的两两对阵排布。一方面,旋律在乐器声部之间轮换交替,有效形成声响上的对称感与空间上的流动感。另一方面,去除以指挥为中心的表演惯性,让音乐本身成为关注点,演奏家们必须彼此倾听、默契配合,共同追求每个瞬间的呼吸与律动,通过能量的输出与聚合,达到台上台下的情感共鸣。

其实,镜框式舞台的运用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以指挥为中心的交响乐队演奏形式兴起于18世纪以后。然而,根据史料记载,反映了远古先民的原始歌舞礼仪大多是在圆形空间场域进行。因此,与其说《云之上》突破传统,似乎更是一种追溯传统、回归自然的时代转向。


声音表达 传承东方美学


如果与大型民族管弦乐队的交响化追求,或者小型民族室内乐的重奏组合音响思维相比较,《云之上》绝对是一个另类的存在。从乐器选择到音色表达,都凸显了当代民乐融合创新的包容度和根植传统的自觉性。由14人组成的乐团,现场演绎113件中外民族(地区)乐器,包含弹拨乐(琵琶、柳琴、阮等)、吹管乐(笛箫、尺八、唢呐、管子等)、打击乐(扬琴、桑图尔、中国大鼓、巫毒鼓等)和1架手风琴。每位演奏家至少演奏两、三种不同乐器,看似人数不多的小型乐队,音响成倍数发展为大型合奏乐的效果。整个音乐现场有着传统民乐的线性旋律线条,又有着现代民乐的立体式音响变化。全场唯一的键盘乐器手风琴担当了重要角色,不仅为音响结构的低音支撑,还能为过渡各声部乐器音色差异达到良好的融合效果。这件西洋乐器源自中国民族乐器“笙”的发声原理,是丝绸之路东西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结晶。作曲家熟知并且精通手风琴的演奏密码,通过巧妙使用风箱演奏技巧和运用现代演绎手法,赋予其创新音色的多样化表达。来自伊朗的桑图尔(扬琴的祖先)音色清亮迷人,充满超自然的东方神韵……形制多样的乐器和丰富多彩的音色,犹如打开了世界音乐的月光宝盒,体现以全球化视野探寻民族音乐的传承与表达。

舞台场域设计完全服务于意境化的音乐表达,弃用多媒体影像,传递古朴素雅的东方美学。现场灯光以冷暖光束交替,营造兼具高级质感与多重意境的艺术效果。为精确描绘出东方意象中神秘、缥缈的音质特性,音响工程师布置了全方位、多线路的音响传声系统和后环绕扬声器。演员的妆造与服装集东方古典与现代时尚元素,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以乐为本 体悟生命本真


李泽厚先生说“中国艺术的秘密在于瞬间永恒”,它阐释的核心问题是对时间的超越。《云之上》演出历时大约70分钟,没有标题,不分乐章,意指生生不灭,无限延展的世界观。通过不同性格和性情的音乐意象,表达“乐者,音之所由生也”的音乐思想,诠释音乐的审美意象与人的情感产生互动。开篇由一声声叩击心门的鼓声开始,描摹生命本源的宇宙心跳;由排箫、笛子、手风琴、雨棍等多种乐器,模拟出大自然中的鸟鸣、风声、雨声和水流声;人声吟唱出极为纯朴的古老音调……在多重维度的声响氛围中,观众已经不知不觉踏入这场灵动而奇幻的生命旅程。

“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以心灵点化而成的生命境界,不仅是中国哲学、中国美学的价值所在,也是中国艺术审美所关注的重点之一。整部作品的音乐语言简约朴素,情绪细腻多变。片段式、动机型为主的曼妙旋律穿插交叠,如同人类情绪的起伏跌宕,又如同万物生灵的瞬息变化。虽然没有长于抒情的主题旋律,却有着自远古而来的生命力。很多源于自然的拟声音响,灵性动感,宁静致远,具有触动心灵的治愈感,引发听者的无限想象。

总之,《云之上》音乐现场是民乐创新的又一次尝试,它充分发挥民族乐器独有的音色特性,展现民乐团青年演奏家们的艺术风采,体现海派民乐融合包容创新的文化内涵。通过追溯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寻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坚定文化自信。基于随心随性、纯粹本真的音乐理想,打破固有的惯性思维,建构起全新的观演关系。每一位演奏家需要敞开身心、彼此信任,观众与艺术家彼此联结,通过音乐带来的无限想象达到心灵互通的美好境界。“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当我们坐在由上海百年老船厂改造而成的演艺新空间,真切感受海派民乐赋予城市生活的诗意与想象。也许,人生意义的奥秘就存在于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万物的关系和联结之中。(陈洁)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