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新民眼 > 正文

独家述评|微更新,从打开空间到“打开”心灵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方翔     编辑:赵菊玲     2023-11-23 15:02 | |

杨建正/摄

方翔/文

遇见、同坐、时光、朝夕,这是西凌家宅路(东起西藏南路,西至制造局路)附近居民为街区里四座口袋公园取的名字。虽然西凌家宅路只有三百多米,但在完成微更新后,这四座口袋公园可以让老人们很方便地坐在一起休憩、聊天。

行走有诗意、停留即观望、坐下可交流,申城不少街区在微更新中,不仅营造“人情味”,也在关注“烟火气”。与西凌家宅路几乎同时完成微更新的淡水路,是条紧邻新天地商圈的百年历史小马路。当地街道在挖掘新空间的同时,进一步更新存量空间,为社区居民新增了一批公共服务设施与空间。通过激活街区的闲置空间资源,强化相关功能,让“老社区”焕发“新活力”。

街区微更新,不仅是物理空间层面的提升,更是精神空间层面的共建共享。虹口区的恒盛里是条百年老弄堂,地处山阴路历史风貌保护区。这条长150米、宽约5米的狭窄空间通过微更新后,不仅打造成供居民休闲娱乐、锻炼健身的“五感花园”,更让周边居民参与了共建:一些居民在这里放置了藤椅和茶几,并买了遮阳伞。任何年龄的居民都可以在此健身休闲,恒盛里也成了居民们茶余饭后的休憩地。“全龄友好”的背后,是充满“烟火气”的城市温度。

从目前申城街区微更新的一些成功案例来看,有很多人性化的细节,都是社区工作人员不断走访,充分了解民意后逐步改进的结果,像一些口袋公园座椅的设置,就是考虑到老人外出买菜、逛街后,很难一口气走回家里。这些座椅缓解了老人们路上的辛苦,在他们碰到老朋友、老邻居时,也可以在街角坐一坐、聊聊天。空间开放出来,让居民共享,把邻里之间曾经的记忆复原,可以实现街区历史的创新表达和演绎。

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公共空间设施优化、社区商业活力再造,归根到底还是要持续提升周边居民的生活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有关部门还需通过便捷的方式让居民们了解。今年8月,上海市测绘院联合曹杨新村街道,打造了《曹杨新村街道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地图》,包括一张动态查询地图和一张全景电子地图。这张地图的一个亮点,就是通过点击“5、10、15分钟”选项,可以查看不同步行时间能够到达的区域和点位,为规划出行、休闲、购物等提供便利。物理空间的微更新,走向蕴含丰富社会性的社区营造,融入城市发展步伐,打造出新的繁华,生动演绎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从打开物理空间,到“打开”居民的心灵,邻里之间关系的拉近,让居民对社区有更强的归属感,申城街区微更新的有益尝试,值得复制和推广。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