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快评|用公信力提升慈善平台救助力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赵红玲     编辑:包雍尔     2023-12-27 19:15 | |

日前,《慈善法修改决定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规定,从事个人求助网络服务的平台,应当经国务院民政部门指定,对通过其发布的求助信息真实性进行查验。

图片来源:东方IC

公信力是慈善事业的“生死线”,缺乏或者丧失了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慈善组织、慈善网络平台就会名存实亡,同时丧失救助力。此番《慈善法修改决定草案》中,相关条款的修改聚焦“从事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的公信力建设,就是立足制度建设保护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绝不容许不诚信的网络募捐伤害公众的慈善之心。记得2016年11月底,罗一笑事件一度持续发酵。女儿重病,父亲罗尔“卖文”求捐,短短数日就筹集到270万元。当罗尔的家庭情况被曝光之后,舆论倒戈。一直以来,网络不断曝出类似事件,反映出对个人求助方面进行法律规范的紧迫性。求助者的个人信息是否属实,有无证据造假,甚至有无默许、暗示、诱导造假?重要信息披露完整否?审查或监管承诺有无兑现?对于一些个人求助平台,类似问题一直以来也频频遭公众质疑。

有人说求助是一种自由权利,但慈善行为的正义性,必须经得起时空的考验。在网络时代,募捐变得很方便。一些大病求助平台在帮助大病患者筹集医疗费用等方面,的确发挥了较大作用。慈善组织需要准确、翔实、全面的高质量数据,更需要认真、严谨、专业的高质量保护。虽然此前《慈善法》已经对慈善募捐进行了详细规定,但在个人求助方面仍处于法律的空白地带。只有平台、政府依法审查求助者相关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才能保护慈善的有效性,提升慈善平台的救助力。慈善募捐个人网络求助的正义性,一定要通过法律予以界定。

赵红玲/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