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健康 > 正文

上海医生在摩洛哥:神奇土地上 有群可亲可爱的白衣天使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郜阳     作者:郜阳     编辑:罗水元     2023-12-29 16:22 | |


图说: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沈东杰收到了患者送上的吻手礼,这在摩洛哥当地是很高的礼节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一片神奇美妙的土地,一段百感交集的时光,一群可亲可爱的医者……最近,《欢迎来到麦乐村》热播,讲述了中国援外医疗队员医者仁心的非凡历程。

真实故事要比影视剧展现得更艰苦,也更温暖。山海不远,和则同心,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29日在京举行。上海1个集体和3位个人获得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透露,上海是我国最早参与援外医疗工作的省市之一。1975年9月起,上海开始承担向摩洛哥派遣医疗队的任务。截至2023年,上海共派出援摩医疗队196批,医疗队员1973人次。

图说:今年10月23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在位于上海中心的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举行第196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出征仪式

援外医生要“过三关”

摩洛哥地处北非。根据中摩两国政府签署的卫生合作议定书,援摩医疗队每批任期2年,涉及心内科、普外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针灸科等10余个专业。

除了“大本营”位于首都拉巴特外,援摩医疗队大部分医疗点在山区、沙漠附近和内陆,地理位置偏远,且医疗队驻点医院医疗人力资源匮乏。因此,上海医疗队的工作性质主要是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图说: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沈东杰某日上午查房

初到摩洛哥的医疗队员们,往往要“过三关”:语言关——英语普及率低,大多数当地人主要说阿拉伯语;生活关——早些年生活条件不理想,蚊虫多;饮食关——是个“美食荒漠”,蔬菜以根茎类为主……

关关难过关关过。“条件艰苦,超乎了我们的想象,甚至当地医院提供的医疗器械,都有不合格的。”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北)副主任张建海回忆。

张建海于两年前加入第194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担任塞达特分队队长。他们援助的是塞达特哈桑二世医院。那里虽是当地最大的省立公立医院,但规模和条件或许还远不如国内县级医院。“医护人员短缺非常严重,每个科室每天只有一名医生值班。骨科经常遇到百岁高龄老人;妇产科工作量巨大,经常遇到高危病例。”张建海告诉记者。

因地制宜做好每例手术

张建海对于初到摩洛哥时的一台胸外科手术,仍然感到后怕。作为一名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麻醉医生,他遭遇了职业生涯里难得遇到的“挑战”:手术过程中停电了。

“我那天还算幸运的,管理的麻醉机有蓄电功能,医院停电后还能继续运转。”张建海说,而这也是院内唯一一台带蓄电功能的麻醉机了。否则的话,就只能用手捏简易呼吸器来维持病人的呼吸,风险不言而喻。

那次停电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在这期间,医生们只能靠四五部手机手电筒的光给患者作紧急处理。后来电力恢复,但摩洛哥外科医生却决定关闭创口,下次再给这位患者做手术——因为担心可能会再次停电,却不想一语成谶。

在塞达特分队开设的微信公众号里,张建海这样写道:“局麻药的长期缺货、手术室里的猫、无法运作的空调……这一切在国内都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在这里只能慢慢接受现实条件,因地制宜甚至转变观念落实好麻醉管理。”

援外期间,张建海高质量完成了1500例各类麻醉,每一例的背后需要付出的工作量远高国内。超声引导周围神经阻滞在国内是成熟的麻醉技术,已被普遍运用,而在塞达特哈桑二世医院,两名麻醉医生对此却并不熟悉。在对方表达了想学习的意愿后,遇到类似麻醉操作,张建海都会叫上摩方同行,讲解技术要领,指导操作。

“遇到高危病人,分队还会组建起多学科团队,发挥各自专长救治病人。”张建海表示。

小小银针吸粉无数

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曙光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李一婧于2021年2月出发,作为第190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穆罕默迪亚分队队长执行援外医疗任务。

穆罕默迪亚分队由中医组成,主要开展中医治疗的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炎、肩周炎、风湿、类风湿等病种,也有哮喘、慢支、眩晕、头痛、面瘫、中风后遗症等病症。“穆罕默迪亚医疗点已经有36年历史了,尽管当地百姓对中医了解不多,但都很认可,尤其是中医外治技术。”李一婧告诉记者,除了固定的门诊时间,经常有病人敲开医疗队的门,而大家也是来者不拒。

“有时来就诊的患者,因为斋月的关系,会表现出饥渴。理论上,这样的病人是不适合针灸的。这时我们会为他试针,有道是‘一针足三里,等于吃只老母鸡’。在足三里扎上一针,既能强壮保健,也能观察患者是否晕针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李一婧说。

中国医生的精湛医术和中医的疗效经口口相传,远近闻名,不少人成为了中医针灸的“铁粉”。

图说:患者为李一婧(左一)送上锦旗

留下技术带回友谊

记者从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获悉,1975年至2023年,援摩医疗队共诊治摩洛哥门急诊患者583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82万人次,医疗队员成为所在医院的主要医疗技术力量。

张建海曾为一位骨折少年的手术“保驾护航”。男孩出院后,他的父母邀请医疗队员到家中作客。尽管家境贫困,但一家人还是拿出了接待宾客的薄荷茶招待他们,这让张建海颇为感动。回国前,张建海还收到了摩洛哥同事精心准备的礼物:一件印有“Dr Zang”的摩洛哥足球队队服,一封花了3个小时写的中文道别信,“两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足以建立起一份真诚而深厚的友谊。”

李一婧也收获了相同的感动。她曾用针灸为一名摩洛哥空姐治好了面瘫。这位空姐托人从中国定制了一面锦旗,跨越11000多公里带回了摩洛哥,送到了李一婧手上。

“中国援摩医疗队每一位队员都是白衣天使,挽救无数生命,培养当地医生,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赢得了摩洛哥人民的高度肯定和赞扬。”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第194批援摩医疗队总队长范晓盛不无自豪地说。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