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观察 > 正文

上海出品纪录片《何以中国》,何以圈粉?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吴翔     作者:吴翔     编辑:沈毓烨     2024-01-23 09:23 | |


本周五,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即将收官。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中华文明的诞生、发源和发展的历程,是首部以考古写史的方式,来探源中华文明的长程叙事型纪录片。该片自2023年12月9日在东方卫视播出至今,圈粉无数,大屏累计曝光超7亿人次,连续7周收视蝉联周五纪录片第一名,赢得了观众们“有深度、有信度”“让观众在如闻韶乐、如沐春风的感觉中,去感受我们的文明,我们的国家初创时期的灿烂”等好评。


好学,历史知识


作为由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文物局支持、上海广播电视台打造的大型纪录片,该片立足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系统性追溯了中华文明的根基、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历程,用创新的影像表达,解读“考古写史”,探源“何以中国”。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摄制组深入全国各地的考古遗址和博物馆等230余个点位进行拍摄,总行程超过4万公里,展现了这些年中国丰富的考古成果。《何以中国》的幕后学术团队都是来自“国家队”——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任总顾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岭担任学术总制片人,实现了秦汉考古、夏商周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领域的专家集结。

有了专家们在学术上保驾护航,《何以中国》便以考古学视角“透物见人”。比如为寻访真实的周朝,摄制组前往碾子坡遗址、周原遗址、丰镐遗址、琉璃河遗址、曲村天马遗址等地,拍摄最新考古成果。其中,在郿坞岭高地14号发掘出大型建筑基址、陶排水管道、祭祀坑等遗迹,是首次在西周都城镐京遗址发现的道路及车辙遗迹。观众还能看到“何尊”这件出土于陕西宝鸡贾村镇的西周青铜礼器,高38.8厘米、重14.6公斤,内底铸有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的记述,是目前看到最早的、以文字书写的“中国”之名。“《何以中国》至少一半的篇章,是完全没有出现于历史文献记载的,考古是我们唯一复原历史的手段。”《何以中国》总导演干超说。

当然,《何以中国》之所以能吸引观众,并不是因为只是简单的文物罗列,而是充分去展示文物的器型、使用方法或者背后的故事。比如凌家滩遗址的07M23墓葬棺内出土了300多件玉石器,考古学家建议摄制组将它们重新分四层,按照下葬顺序进行复原摆放。很多观众看完之后说:“学到了很多,《何以中国》努力将考古所见的历史场景做实、做清晰、做丰满,里面的历史知识值得反复二刷、三刷……”


好看,画面精美


除了严谨的历史知识之外,《何以中国》也用精美的画面,为观众呈现了一段段历史故事。

据统计,为了拍摄片中两百多个历史场景,主创团队动用了上万件服装和道具,纪录片用影视再现等手法,将武王伐商、成王营洛、周公辅政、燮父迁晋等历史事件及典故展现出来,刻画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比如在讲述刘邦统一中国这段故事时,影片中细致呈现了使臣陆贾翻山越岭、远赴南越的场景,陆贾凭借其恩威并施的策略,成功说服南越王赵佗归顺大汉,确保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进程。此外,还有殚精竭虑的周武王、周公,殷商旧贵箕子等。

纪录片中的演员不仅要做到“像”,还得做到“真”。在刚刚播出的第七集《家国》的开篇,有一幕讲述古公亶父率领族人由豳迁徙到岐山下的周原的故事。为了再现“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的场景,主演几乎每天凌晨2时开始化妆,群演则要从西安坐6个小时的车到达片场。除了实景拍摄外,在影视还原过程中,纪录片在文物的立体呈现、遗址场景三维复原、电影实拍画面绿幕抠像合成、概念插画动态制作、三维地形地图建构等方面还采用了CG技术,进行文物及历史画面的还原。

为了让尘封的文物也“漂漂亮亮”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主创团队在特定的空间中对大量的古墓、陶器、墓葬等进行了重新布光,通过多种视角的展现,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此外,该片的主题曲由音乐人罗大佑创作,创作时融入了来自大自然的美妙音律与和弦,让旋律回荡中华历史的灿烂星空中。

身为炎黄子孙,通过这部纪录片了解何以中国,为华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而骄傲,探寻中华民族延续辉煌的文化密码。

(新民晚报记者 吴翔)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