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这群年轻人,把传统非遗技艺玩出了新花样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吴翔     作者:吴翔     编辑:沈毓烨     2024-03-05 13:55 | |

这两天,一场名为“传承与新声:新一代的艺术脉动”的展览正在位于新闸路上的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一楼“字空间”举行。展品让人们看到传统手工艺在新一代创作者手中焕发的新生。在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中,传统非遗技艺不再只是回忆中的影像,而是化作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讲述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

此次展览汇聚了来自各领域的三十多位年轻艺术家,他们带来了很多传统非遗技艺的创新表达。比如编织,既是古老的手工技艺,也是当代艺术家喜爱运用的技巧。策展人周悦是一位纤维艺术家,她的作品《庆典》从古代中国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以明月代替相思的诗词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带有奇幻色彩的编织作品。周悦说:“在当下,用新的方式去展现,才能更好地将传统工艺技法一代代传承下去。”

展览现场人们都被刘春寒的《风筝花朵》所吸引,艺术家与潍坊风筝非遗工作坊合作,通过特别烤制的竹艺骨架和精确裱糊工艺,将传统风筝制作与花朵植物造型相结合,呈现出新颖的传统工艺形式,通过风筝表达对自然的热爱。金天博的陶瓷风筝作品《一只飞不起来的风筝》则将中国传统纸鸢与破碎的瓷片相结合,展现出精美的陶瓷风筝却始终被一根线所束缚。以陶瓷为载体的作品还有冉舒羽的《胎盘》,艺术家通过陶瓷盘、瓷板画的表达方式,探讨生命的诞生与孕育;任徐乙凡的《枕头花器-生肖系列之龙抬头》与景德镇本地传统师傅合作,作品结合了陶瓷、银和毛球,展现了龙的神秘与灵动。

此外,观众还能看到:张云舒的《漆彩猫韵》将中国剪纸传统与西方涂鸦艺术融合,以极限运动的猫咪形象,诠释传统与年轻现代的传承交融,展现艺术的无限可能。王金妹的《Interlock》以自然植物图案为灵感,通过手工染色的方式探索色彩与图案的构成美感。吴汶倩的立体剪纸作品《茧园:双生相》探讨了亲密关系中的共生关系。陈诗雨的《翻花成影》将纸翻花这一中国传统的纸制工艺品,重构在数字世界里,花姿优美,栩栩如生。而陶梓萌创作的装置作品《柿影叠花》,则重新演绎了祥物文化。贺晓琪的《流火的七月》,通过榉木雕刻浮雕和锌板抹墨蚀刻画等方式,意在探索女性和自然的关系。张一然创作的《面具下》是由多组AR滤镜、实验性视频和3D打印面具组成的互动装置艺术,畅想中国传统戏剧脸谱文化与计算机语言碰撞产生的新表达……

在“传承与新声:新一代的艺术脉动”展览现场,年轻的艺术家们带着大家一同踏一场穿越时光的旅程,感受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体会传统手工艺散发出的全新魅力,重新发现那些熟悉又陌生的旋律。同时展览也提供了一个艺术家相互认识、交流、合作的空间,鼓励跨界对话,推动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创新的跨时代碰撞。展览将展至3月31日。(新民晚报记者 吴翔)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