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全国两会 > 正文

全国两会·两会话题|全国政协委员朱同玉呼吁:建立区域间的器官共享机制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陈佳琳 屠瑜     作者:陈佳琳 屠瑜     编辑:黄佳琪     2024-03-09 09:22 | |

  “北京、上海是国家医学的高地,但在器官移植领域里,发展越来越不理想。”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是器官移植领域的专家,今年全国两会上,他带来了一份《我国器官移植与捐献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的提案。

  图片来源:东方IC

  朱同玉介绍,器官移植代表一个国家医学水平的标志性医疗技术,目前是解决各种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根本手段。我国有上百万终末期肾脏衰竭的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疗,每年新发肝衰竭患者人数约为50-100万。据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COTRS)2023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登记等待器官移植的人数已超过14万人,但每年器官移植的数量不到2万例,大量患者在苦苦等待移植,有的在等待中去世,器官短缺是制约器官移植挽救更多器官衰竭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同时,朱同玉指出,我国的器官获取和分配基本以省域为界,捐献器官主要在省内共享,跨省器官分配仅占极小部分,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北京、上海等高水平医疗中心城市的服务区域涵盖全国,大量需要移植的器官衰竭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但他们的器官获取范围受限北京上海,并不能覆盖到周边医疗服务区域。而尿毒症等求医患者数量众多,导致了器官移植等待时间明显高于其他城市。

  “去年,我看到一例肾移植的患者等待了10年之久。”朱同玉告诉记者,这一现象导致了医疗中心城市的器官移植患者反向流动到其他城市,造成器官移植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与器官捐献数量不匹配,不利于移植科学的快速发展。

  为此,朱同玉建议,应科学规划器官获取的地域限制,建立区域间的器官共享机制。比如,上海可以与长三角地区的其他城市建立共享网络,北京可以与京津冀地区进行器官共享,更加配合医疗服务能力的区域规划。

  新民晚报特派记者 陈佳琳 屠瑜(本报北京今日电)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