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三三:坐轮渡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三三     编辑:王瑜明     2024-03-22 14:38 | |

在飞速发展中,有一些古老的、近乎恒久的东西始终留存在人们的心中。

家里最老的房子,在十六铺码头附近。小时候,望着街道出神,会忽然听到一记低沉的声响,就像掠过高空的一道灰影。听大人说,才知道是码头汽船的鸣笛。海关大楼的钟声,也定时传到小屋里。隐隐约约,曳一丝尾音。可惜要到2003年《东方红》的报时曲才恢复,我在老房子居住的那几年,并未赶上。

十六铺码头,大约是上海江湖气的汇聚之处了。可能以前陆路未开,水路更通畅,四方来客常常坐船到上海。于是有这样的俚语,说一个人是“十六铺码头上来的”。儿时的我不禁想象,那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带着一点野心、未知的风险,同样也有崭新的期待。

由于离码头近,以前外公常常带我到十六铺码头坐轮渡。那几年,南浦大桥刚通车不久,很多市民过江还是喜欢坐轮渡。

我喜欢水,尤其是晴天,船从江上驶过,太阳的影子落在船尾引擎打起的浪花上,波光粼粼。我可以看很久。过去浦东还没开发,对上海人来说是一个偏僻荒野之地,大家都不愿意去浦东买房。到了浦东岸,外公也不高兴带我上去。于是,我们又继续坐船回去。印象最深的是,初次坐轮渡时期,我们一口气坐了一下午,四站、六站、八站,多到我数不清。我还不知道轮渡只在两岸通行,以为已经离家很远,再也回不去了。眼看夜晚将至,吓得大哭起来。

外公对码头也很有感情,他自己就是从十六铺码头上来的。抗日战争时期,他从宁波逃难到上海,靠在码头上做小生意糊口。码头上鱼龙混杂,有一天,别人告诉他造船厂在招工,他就去报名了。上班、夜校乃至婚后的生活,都围绕着黄浦江展开。我永远不知道,当年外公带我坐轮渡时,他心中又会有怎样的感慨——为上海,为命运,也为晚年时终于降落的安定。

我们坐轮渡的时候,轮渡已不再拥挤,乘客们客客气气。但据说从前并不如此,浦东浦西全靠轮渡衔接,上下班时,大家都在码头上奔跑。为抢位子发生一点小口角,大概也是常事。到如今,这种热闹已转移到地铁上去了,但许多上海市民仍留存着轮渡的记忆。

关于黄浦江上的轮渡,还有一章小华彩。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由于园区位于南浦大桥与卢浦大桥之间,轮渡也被用于客流的运载。这是世博会上史无前例的水上路线,重新将轮渡置于人们的视野之下。不禁令人想起,很多年前,熙熙攘攘的黄浦江畔,第一班过江轮渡开航的时刻。那是1911年1月5日,距今已有103年。只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时间洗涤了这座城市,将万千文明的种子播撒下来,在这种飞速发展之中,却有一些古老的、近乎恒久的东西始终留存在人们的心中。

有时间让我们回到轮渡,重新看一看黄浦江承载的两岸美景。(三三)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