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封面人物 > 正文

人物 | 古尔纳:沉默本身就是一种语言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赵松     2024-03-23 11:59 | |


在他的小说里,总是隐约有某种诗意在深处流动。

  

不管他的小说如何悲伤、痛苦并充满悲剧意味,古尔纳其实很少会用力去写。他会写得很轻,如同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的低声吟唱。他的风格就像是思维更加当代、行文更为简练的契诃夫,在他的小说里,总是隐约有某种诗意在深处流动。

2024年3月24日 星期天夜光杯封面人物

虽然疲惫,仍然应对自如

2024年3月5日阴雨的上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国际到达出口,当那位穿着普通便装的老人推着行李箱出现时,看着肤色略黑的他满头白发、灰白胡须、明显的眼袋,那十几个小时飞行的疲惫和若有所思的严肃,要是没人提示,鲜有人知道他是谁。即使此前你多次看过他的照片与视频,也不会把他跟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坦桑尼亚裔英国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联系在一起。要等到他换上浅蓝的西装、紫色衬衫,站在演讲台后面,右手扶住台子的立沿,默默注视观众们时,你才能确认,这个老人是古尔纳。

古尔纳来了。九天里,在上海、宁波、北京,他发表演讲,跟孙甘露、格非和莫言依次对谈,接受多家媒体采访,出现在董宇辉的直播间里,还有多场签售,参观,不断出席宴请……对于这位七十六岁的老人,疲惫只会累积更多。不过他显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公众面前始终从容淡定,面对提问应对自如。作为大学教授,曾经的文学奖评委,以及皇家文学学会成员和著名作家的古尔纳,在经历过获诺奖后媒体的密集轰炸之后,有着丰富的临场经验。在谈及文学时,他谦和谨慎,而在谈论自己时,他则是非常克制的,多是礼节性的简单回应。

古尔纳与孙甘露对谈

似乎只有董宇辉感觉到了古尔纳的疲惫。在“与辉同行”直播间里,董宇辉表达了对其作品的理解并询问是否准确时,古尔纳身体略微后靠,伸出双手,像在阻止什么,嘴里说的却是,完美。然后他继续侧仰起头,注视着直播屏幕。直播结束前,董宇辉告诉古尔纳,今晚有六十万观众在线,尽管很多人没听懂但还是不断在点赞。古尔纳表示他很享受这次采访,并很好奇评论区刷得那么快你们是怎么看清的。当摄像给古尔纳一个特写时,我们看到的是他那严肃且疲惫的脸。董宇辉最后讲的唐朝人杜环随阿拉伯人西行的故事,证明了其准备的充分,不过在古尔纳听来,估计也只能是一头雾水。

远离与追寻,人生何以真实

古尔纳出版第一部作品时已经四十岁。至今他已出版了十几部作品。从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的十部小说来看,移民、怀乡和反思殖民主义的主题始终占据中心位置。在其笔下,无论是人物的经历还是时空背景,始终在英国和坦桑尼亚之间变换,他以朴素的笔触不断穿透历史与现实、内心与际遇,去打破被有意简化的世界表面,深入探究追问真实的存在。

古尔纳喜欢使用隐藏和追寻交织的结构方式写移民题材的小说。比如在《朝圣者之路》里,坦桑尼亚学生达乌德离开政治动荡的家乡来到英国,多年来始终隐藏自己的过去。直到他遇到凯瑟琳,才讲述了少年时经历的种种恐怖悲痛,以及作为“异乡客”面对地方主义和种族主义时的撕裂感,并重新认识其流亡生活。而《赞美沉默》写的则是离开非洲多年的“我”在英国的中学里浑浑噩噩地工作,一封家书邀其回国相亲,而“我”想的则是要母亲打破长久的沉默,说出父亲出走之谜,但这并未能改变其委顿的生活。

古尔纳格非对谈

在《最后的礼物》里,阿巴斯抛妻弃子逃离桑给巴尔,过着居无定所的水手生活,后来在英国与黑人混血姑娘玛丽亚姆结婚生子,然而始终被身份问题始终所困扰,对过去保持缄默。晚年中风后的临终岁月里,他对故土魂牵梦绕,最终对着录音机说出了其人生故事。《海边》则讲述了从桑给巴尔到英国政治避难的奥马尔,与昔日故乡仇敌之子拉蒂夫同处饱受敌视的环境,逐渐彼此敞开心扉,透过家庭恩怨乃至殖民地独立史的迷雾发现了家仇真相。无论这些小说里的人物经历和命运如何不同,但显然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努力保存那种记忆,找回人们赖以生活,并以此认知自我的那些时刻与故事”。

然而真相也并不总能让人获得慰藉。比如在《砾心》里,主人公塞利姆对于早年父亲忽然从家里搬出去,而母亲对此闭口不言并和一个陌生男人组建新家庭的事耿耿于怀。后来他被叔叔带到伦敦,在无所适从和孤独中勉力求生。母亲去世后,塞利姆回乡试图挖掘家庭崩解的秘密,最终那充满创痛的真相几近把他摧毁。通过这部背景从20世纪60年代非洲延展至90年代伦敦、深刻展现了普通移民在动荡时代的悲剧命运的小说,古尔纳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叙事层次把真相的悖论揭示得淋漓尽致。

值得注意的是,在诸多移民题材的作品里,在其作品中唯一以女性为主人公的《多蒂》里,他不仅聚焦于身份认同、种族冲突,生动地描绘了非洲难民在英国的生存状况,还塑造了多蒂这位以不断学习、思考和抗争走向成功的年轻女性形象。这部作品是古尔纳的小说世界里鲜有的一抹亮色。

古尔纳与莫言对谈

古尔纳始终关注那些在精神上困扰他的东西:偏颇的历史、对于残酷行径的沉默、丑恶的伤害、谎言与幻想、政治的种族化、那些依然承受着事件后果的人,以及记忆的威力。他希望能澄清那些困惑与迷茫,并从中获得些许慰藉。作为叙事的高手,他尤其擅长通过对人的不同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的交织,以及借助事物映射人的不同心理状态来构建叙事的空间。特别是在描写场景时,他喜欢制造出某种类似于默片的效果,以及那种像隔着玻璃看那个世界的感觉,进而产生微妙的疏离感。

另外,在那些爱恨情仇和荒诞之间,古尔纳有时也会穿插一些幽默的元素,产生强烈反差感的平衡效果,但是跟他在处理其它方面时一样,基于作品整体的需要,他会点到即止。

生存的领悟,沉默的力量

无论是在直播间里还是在访谈中,古尔纳都没多谈早年在坦桑尼亚那个小岛上的艰难或痛苦,只是说当年的生活,教会他看世界的方式,尤其是如何看简单的事物,以及那个小岛的风景美好。相反,在谈及到英国后的生活时,他提到了艰难和不公平。其实,关于早年故乡生活的记忆与思考,他在诺奖演说里有过清晰的表述:“起初,我思考的是,在不顾一切地逃离家园的过程中,有什么东西是被我丢下的。1960年代中期,我们的生活突然遭遇了一场巨大的混乱:监禁,处决,驱逐,无休无止,大大小小的侮辱与压迫。在这些事件的漩涡当中,一个少年的头脑是不可能想清楚眼下之事的历史与未来影响的。”

人们总是想通过作家的言谈更多地了解其创作,却不知在优秀的作家那里,所有的秘密其实都隐藏在其作品里。如果不能从作品中发现什么,那么不管多了解作家的人生和言论也无济于事。若不是为了配合出版方的宣传需要,估计古尔纳跟多数优秀作家一样,并不想在公众面前谈论自己和作品。他知道作家最可贵的品质是懂得沉默,而沉默本身就是语言,还是种力量。他对沉默的理解和领悟,当然跟其早年的故乡生活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到英国后长时间体验融入的困难与不公平的结果。那种痛感,促使他重新思考故乡的殖民地历史后果及遗产对人的深刻影响。

逃到英国那年,古尔纳十七岁。在处女作《离别的记忆》里,他对早年经历有过鲜活丰富的映射。这部成长小说证明他是个好作家,因为他知道它需要一种很单纯的、略带忧伤的气息。跟海明威一样,他清楚,那些你知道的东西即使省略不写,它们仍旧会在那里。因此在《离别的记忆》里,那个糟糕的时代背景的很多内容都被他隐去了——他没去写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的各种悲惨——那个社会正遭遇重大的变化。他知道,一切都是殖民主义留下的后果。或许,这次在陌生的中国,他之所以没有回顾剖析这沉重的记忆,只不过是希望人们能到其作品里去体会并寻找答案。

他是作家,他要表达的都在书里。(赵松)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