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正文

夜读|翁敏华:投宿在王起先生的书斋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翁敏华     编辑:钱卫     2024-03-24 20:30 | |

  王起先生把我安排在他的书房,还送了本《玉轮轩诗集》给我“解闷”。


王起先生

  那一夜,即1981年10月8日。王起,即中国戏曲史家、中山大学教授王季思先生,“玉轮轩”是先生的书斋名。当时,我与师兄史良昭跟随导师陈古虞,到中山大学旁听季思先生第一届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到岭南,第一次进中大,第一次见到王先生。但先生的大作,却是早已拜读、感佩不已的。当时大学中文系教材《中国文学史》(四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代出版,有五位主编,人称“游国恩、王起”版。我考上研究生后,才知道王起就是王季思,是我导师章荑荪先生的师兄,他们共同师从曲学大师吴梅,是这位大学曲学创始人的嫡传弟子,是中国高校戏剧戏曲学(借用现今学科分类)的第二代传人。我们则是第三代了。

  一到中大,古虞先生就领我们去拜见了季思先生。第一次见大师,难免紧张,战战兢兢的,说了些什么话,都忘了,但先生家客厅茶几上那盆盛开馥郁的白色姜花,至今记忆犹新。问及花名,得悉是海燕师母手植,更对岭南花草树心生爱意。谈话将近结束时,季思先生说:今天学校招待所没有女生床位了,翁敏华就住我家吧!闻言,我的心花也像那姜花一样怒放开来,同时伴随着由衷的感动:这位蜚声海内外的大先生,却又是如此平易近人,对学生辈如此体贴入微!等陈老师与良昭离开,先生把我安排在他的书房,还送了本《玉轮轩诗集》给我“解闷”。

  环顾他书天书地的硕大书房,我心中叹道:哦!这就是大名鼎鼎、诗情画意的“玉轮轩”了。先生有《自题玉轮轩》诗曰:“冰雪照人肝胆澈,开轩正对玉轮寒”,可惜那日天阴,隔着窗玻璃,我没能看到一轮玉盘。只见小床蚊帐,枕头枕巾,干干净净。我躺下,翻看诗集,迟迟不能入睡,一味地在心里祈求:老一辈学人的智慧才能与情怀,但愿能传染一点给我,让我们这代被耽误的知青出身的学子,能快速地成长进步,以不辜负时代使命。诗集里有“偕碧霞孤屿谒文信公祠”的“贺新郎”词,吸引了我的双眼:“海枯石烂情难灭”“指江水,誓同穴”数语,让我顿时想起今天听他学生所说,先生年轻时逃婚的故事:拒绝家长指派的小脚女人,跟相爱的读书女郎(那小脚女人的堂妹)私奔。哦,看来,季思先生真是位十足的五四新青年嘛!我的睡意顿消,细细看去,季思的青春诗篇,多是写给碧霞的,且两人还逃到导师吴梅家里躲了一阵,最后到上海的松江落脚谋生。后来知道,这次私奔在温州很有名气。私奔当日,碧霞先下轮船等待,季思于最后一分钟才跳船同行,温州人说:古有张生跳墙,今有王生跳船。无巧不成书的是,王生后来成长为研究张生莺莺《西厢记》的专家。

  翌日一早,睡意蒙眬中感觉有人到床下取东西,后来才知道,是季思先生取他的运动鞋去跑步。他75岁高龄了(我今年也正好这个年龄),还每天早起跑步。他在《岭南春》诗中写道:“校园隔道紫荆开,多少健儿晨跑来。”其中就包括他这位白发健儿。

  记得羊城归来,我写过一篇小散文《榕树礼赞》,文笔学杨朔,题目学茅盾,将王老比作岭南第一树种榕树,“龙钟的老态,强健的筋骨,奇妙的根须,蓬勃的、永不衰退的青春”。文中描绘榕树根的三种姿态:树干底部的盘根错节,紧贴躯干的人参模样,悬空的气根随风飘扬,说榕树“张扬”起来可以独木成林,可校园里的榕树却都“收”着,“并不随时随地炫耀自己的独特功能,在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中,只以一棵普通树的模样,静静伫立,与众花木携手并肩,共同构筑葱郁鲜艳的岭南风光。”我写王老的学术经历,“在先生求学时,中国曲学还处于‘原荒’年代。”是他的导师吴梅先生,把自古即被管弦可歌可唱的这门学科,生生地带进了教苑,让高校师生获知还有这样一门美丽的“险学”值得继承。王季思一生没做官,没做生意,一心一意继承吴梅遗志,以五四后的新思想、新观念研究曲学,教书育人,创造了新曲学的岭南学派。我在先生的书桌上看到许多稿约、聘书、学术会议的邀请书。但他始终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研究生上,讲课、改稿、手把手地教授校勘注释之学,一本选集,让研究生参与校注,比他自个儿搞累得多。然看到身边的“气根”们钻地扎根,发芽抽枝,开花结果,老人家比自己获得荣誉高兴百倍。“季思先生‘聪明人下笨功夫’的教导,不正是一种榕树精神吗?”

  《榕树礼赞》后来发表在《上海师大报》上。还给季思先生寄过一份。这么个幼稚的东西!当我们即将离别中大时,季思先生还特地邀我又去了一趟他家,殷切询我学位论文事。当时我已决定研究宋元南戏,王先生很赞同。他说:研究生论文有两种,一种是研究作家作品,一种是研究文艺史或理论问题,“你的题目属于后者。”他教导我说:论文题目不要太大,或可集中在《琵琶记》上,或者《拜月亭》上,由此“高峰”回望南戏发展途径上的“众山”,千万不要平均使用力量。我告诉他打算回沪时一路探访南戏的历史踪迹,从广州而汕头而泉州而温州,与南戏当年的流传走向,逆而行之。他很高兴,为我给汕头的李国平、泉州的曾金铮写了介绍信。先生对我的临别赠言是:“一个人的爱好可以广,应该广,不广的话应该扩展,但方向一定要确立,不能随便乱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搞古代文学的人,纷纷转向现代文学,现在又后悔了,要求转回来,这样一转二转,损失就大了,这都是因为不坚定造成的。”

  这段赠言、对于我这个做事没常性,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人来说,警示作用是一辈子的。

  广州之行给我的促进可谓大矣!回沪后我就紧锣密鼓地开写我的学位论文了,整个寒假待在学校宿舍没回家,每天坚持写作。1982年5月下旬,我在苏州第二次见到季思先生时,已经能把定稿的、打印好的论文,赠送他老人家,向他征求意见了。

  在王起先生家只住了一宿。第二天就搬去招待所与一名西德(当时语)留学生合住了。那又是另一段传奇。特别是10月18日晚,中国足球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上大胜科威特队,中大学子彻夜狂欢唱国歌,惹得西德姑娘缠着我非要我教她中国国歌,于是,我有了生平第一次教唱国歌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上世纪80年代的这一秋,真个是美好而欢快!

  (翁敏华)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