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法谭 > 正文

市检察院出台“检察护企”方案,22项举措为经济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郭剑烽     作者:郭剑烽     编辑:赵菊玲     2024-04-09 17:22 | |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结合深化推进国家战略任务和加快建设“五个中心”,上海检察机关将如何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今天上午,市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最新出台的《上海市检察机关关于落实最高检“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分工方案》(下称《方案》),通报推进“涉企服务”绿色通道建设工作情况,并发布《上海市检察机关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白皮书(2023年)》(下称《白皮书》)、首期《“检察护企”指南》(下称《指南》)。

图源:东方IC

检察服务延伸至创新最前沿

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以法治之力维护经济秩序、优化营商环境。《白皮书》显示,去年,市检察院制定了“服务保障大都市意见”“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意见”等10余份文件,系统谋划营造安全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等工作大局的检察路径。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本市检察机关全面实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合一”综合履职,在全国率先建立商业秘密刑事案件提级管辖机制;出台服务保障全面注册制改革16条意见,与金融监管部门等联合开展网上非法证券治理专项活动;积极稳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牵头制定19项行业合规标准指引。对考察期满整改合格的41家企业和55名责任人依法不起诉,在浦东新区率先实行新入经营主体合规告知等机制,努力实现“矫治”“防治”双重效果。

与此同时,对3970件案件开展检察听证;深入推进数字检察战略,针对涉企高发、多发案件类型和监督线索,实现从“个案办理”到“系统治理”的延伸效果。通过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等方式积极开展诉源治理,规范企业、行业有序经营发展,实现治罪与治理并重。

最高检今年部署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以来,市检察院联合市人大、市发改委、市工商联共同召开“法治护企”专题座谈会,向企业家代表问需问计,并在全国首创“科创园区法治副园长”制度,来自闵行、杨浦区检察院的首批法治副园长已入驻未来产业先导区“大零号湾”和“湾谷科技园”,从金融创新、知识产权、数据合规、网络安全、犯罪预防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引导企业合规经营。徐汇区检察院在全国首个、上海唯一的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派驻法治副园长并设立检察服务平台,围绕数字产权、语料安全等新领域,探索检察服务保障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数字模型产业法律风险防控新路径。

综合履职为企业发展添信心

此次出台的方案围绕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全面加强涉金融、贸易、科创等重点领域法治保障,细化形成惩治犯罪、法律监督、服务保障等3个方面22项工作任务。

《方案》要求,全市检察机关要重点打击非法高利放贷及衍生犯罪;对利用网络平台违法恶意散布传播涉企虚假不实信息、蓄意造谣抹黑企业和企业家、对企业进行敲诈勒索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会同行政监管部门开展商业秘密保护、知识产权恶意诉讼、恶意抢注囤积商标等治理;加大对企业内部人员背信损害企业利益犯罪惩治力度,帮助企业去疴除弊、完善内部治理;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加大对行贿不正当利益的追缴和纠正力度,尤其加强金融领域反腐和风险防范,高质量办好金融领域新型职务犯罪案件。

在强化法律监督方面,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会同公安机关连续四年开展刑事“挂案”清理工作;依法妥善办理涉企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出台民事调解监督意见,深化虚假诉讼专项监督;切实推进涉企争议行政精准监督;2023年立案公益诉讼案件3236件,市检察院与市高级法院创新“民事磋商+司法确认”模式,有效提升司法效率。

《方案》对此进一步强调,要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职能,促进解决影响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执法不严、不规范等问题。加强涉企经济案件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常态化推进“挂案”清理;防止和纠正以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纠纷和违法“查扣冻”等情况;加强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监督。依法开展涉企民事生效裁判监督,加强对涉企虚假调解、虚假仲裁、虚假公证问题的监督和治理。积极稳妥开展涉企行政诉讼监督和行政违法行为监督,监督纠正涉企“小案重罚”“过罚不当”等监管执法行政违法行为。加大医药、金融等领域反垄断公益诉讼办案力度,开展不正当竞争、单用途预付费卡、涉企业税收、补贴等领域公益诉讼。

履职创新突出上海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在最高检“检察护企”专项行动部署基础上,新增多项上海特色创新举措,服务保障城市能级提升。

比如,开发“上海知产检察”应用程序,完成知识产权线上集成一件事,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检察保护,做优做强知识产权综合履职;协同提升对不法金融中介治理质效,引导信贷资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畅通企业融资渠道。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推动刑事合规从检察环节向侦查环节、审判环节延伸,推行新入经营主体合规告知制度,助力企业加强自身合规建设,提升抵御风险能力。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检察协作机制平台,建立健全跨区域法律政策适用标准统一协调机制,加强涉企案件办理联动协作,共同维护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

《方案》还对统一设置“涉企服务”绿色通道提出了进一步要求。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平台,专设企业服务窗口,融控告申诉、法律咨询和法治宣传于一体。搭建服务企业“快车道”,依托信、访、网、电等渠道,快速收集和研判企业信访诉求。选派检察人员深入行业协会、园区、企业,建立常态化工作联动机制,构建企业点单式“服务包”。推行简易案件“马上办、一次办”,对符合受理条件的法律监督案件当天立案,对监督办案流程全程跟踪,做到七日内程序性回复、三个月内实体性答复率均100%。

全市三级检察院还指定检察官负责涉企控告申诉的受理、移送和交办事宜,加强平等保护,坚持罪刑法定,聚焦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既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又助力源头治理,努力实现“监督一批案件、解决一批问题、保障一批企业”。

本次发布会发布的《指南》,则针对企业家们普遍提及的对新发布的法律法规、司法机关出台的涉企政策、诉讼流程等了解不深不透的情况,采用问答形式解读涉企法律政策,更好落实平等保护,更优提升法治服务。今天发布的首批《指南》,主要针对刑事检察领域,分为“程序指南”和“惩治企业内部腐败指南”,包括政策法规解读、企业需求回应、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解读等内容。下一步,市检察院还将持续发布涉检察业务的系列《指南》。

新民晚报记者 郭剑烽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