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让史学高峰发挥更大影响 《杨宽著作集》出版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徐翌晟     作者:晚报徐翌晟     编辑:李元春     2024-05-06 18:45 | |

新民晚报讯(记者 徐翌晟)近期,共13种15册的《杨宽著作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杨宽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继顾颉刚之后“古史辨派”的代表和集“疑古”的古史学大成之人,上海博物馆、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的重要创建者和最初的主持工作者。杨宽一生著述宏富,研究范围涵盖中国上古史、中国古代科技史、文物考古、学术文化、陵寝都城制度等,在诸多领域均具有开创性的贡献,代表了上海史学界的一座高峰。蔚然大观的“著作集”几乎涵盖了杨宽70多年学术生涯的主要成果。

在上海社会科学馆举行的“纪念杨宽先生诞辰110周年暨杨宽著作集出版座谈会”上,来自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延安大学的十余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从不同角度对杨宽的生平、学术贡献、为人为学作了客观的、带有学理性的评价。

“对一位大师的纪念,逢五逢十的周年只是由头,更多的是要弘扬他的治学精神。无论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书,还是我们通过‘礼赞社科大师’来进行纪念传扬,目的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阅读大师的作品,了解他们的学术事迹和治学精神。杨宽先生的作品不仅是学术专著,更是历史学的里程式作品,充分体现了杨宽先生的学术高度和家国情怀。”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这样认为。

“父亲对自己的著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他的代表作《战国史》,在20世纪50年代初版时仅20万字,到上世纪80年代再版时扩充到40万字,几乎增加了一倍;到上世纪90年代三版时,又作了许多调整和修订,篇幅扩展到56万字,三个版本的更新,使他的著作不断臻于丰富和完善。这种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在史学界传为美谈,成为学者治学的楷模。”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宽长子杨善群回忆道。

王兴康、虞云国、虞万里等多名与会专家都提出,“希望今后可以召开正式的学术研讨会,继续推进杨宽的史学研究工作,进一步阐扬杨宽先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治学精神”。

上海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温泽远表示,今后将会更好地维护杨宽的著作版权,编辑好、出版好、宣传好杨宽的系列图书,并尽力推动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孙瑜介绍了杨宽与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渊源和杨宽著作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出版情况。“既是为了纪念杨宽先生诞辰110周年,也是期待通过《杨宽著作集》的出版,让杨宽这座上海乃至全国史学界的高峰能够发挥更大的影响。”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