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头条 > 新民社会 > 正文

又一部影片宣布撤档,媒体:电影“映后撤档”怎能成为常态?

来源:证券时报     编辑:穆洋     2024-05-08 08:50 | |

图说:《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海报

  电影上映后突然撤档的案例又多了一个。5月5日,杨幂主演的喜剧电影《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宣布撤档,这部影片上映4日,票房仅5300多万元。

  “映后撤档”过去时有发生,但今年尤其多。高潮发生在今年春节档,原本有8部电影在大年初一上映,但途中4部影片先后撤档,成为春节档历史上的罕见一幕。

  影片在上映后撤档,主要原因是票房不及预期。而且由于撤档影响甚大,一般是票房远远不及预期的情况下,片方才会作此决定。按理说,一部电影选择什么时候上映,是片方的自由;上映后因票房不佳选择撤档,也是片方的权利。但“映后撤档”伴随着不少问题,不应该成为一种行业常态。

  临时撤档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干扰正常的放映秩序。每年能够登上大银幕的影片数量是有限的,春节档等重要档期更是稀缺资源。在如此重要的档期撤档,不仅会干扰影院的排片计划,也会影响其他影片的上映规划。对观众而言,临时撤档会导致他们的观影计划被打乱,观影选择减少。比如今年春节档影片撤档后,观众可选择的就只有4部影片,观影丰富性大幅降低。

  临时撤档还会浪费大量成本。电影往往会在上映前集中宣发,制作成本越高的电影,宣发费用一般也越高。撤档后,前期的宣发费用几乎等于打了水漂。尤其是作为放映终端的影院,他们配合投入的营销、活动成本,面临无法收回的问题。

  实际上,对于片方来说,上映后撤档也不是明智的选择。多数片方选择“映后撤档”,是想博取二次上映重新开始的机会。但从过去案例来看,撤档后重新上映的影片,在票房上几乎没有成功先例。事实上,更多的撤档影片,重新上映时因为缺乏宣发,几乎毫无声浪。

  比如今年春节期间上映的《红毯先生》,撤档时票房约8200万元,3月15日重新上映后,仅收获约1000万元票房,甚至不如春节档期。情况稍好一点的春节档影片《我们一起摇太阳》,撤档前票房近1亿元,重新上映后票房也只增加了1.8亿元,这还是一部豆瓣评分达到8.0的口碑电影。

  撤档影片多将票房失利归因于档期选择失败。档期的确是影响票房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票房首先与影片题材、品质相关。在国内电影市场里,但凡在题材、品质上有亮点的电影,大多能被观众和市场挑选出来,过去一部接一部的“票房黑马”即是最好的证明。

  那些题材不够吸引人、品质又不高的电影,影院不愿排片、观众不愿买单再正常不过。这些电影即便换个档期,也很难有更好的表现。电影上映即是接受市场检验,票房不佳也是发现问题的好机会。与其上映中途尴尬撤档,不如在上映前把作品好好打磨。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