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快评|支撑上海援藏干部的精神力量是什么?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潘高峰     编辑:赵菊玲     2022-08-11 09:55 | |

昨天看到同事写的一则新闻,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赵坚的妻子黄亚劼女士,向中共一大纪念馆捐赠了赵坚生前使用过的个人物品和所获荣誉证章。当时心中一动:这个名字很熟悉啊。仔细看了全文,确实是曾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个赵坚医生。

图说:赵坚生前使用的听诊器 新民晚报记者 刘歆/摄

去年8月,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我和同事远赴日喀则采访,走近那些“缺氧不缺精神”的上海援藏干部。其中,赵坚医生是一位未曾谋面的采访对象,因为进藏仅16天,他就因公殉职了。

在很多人口中不断听到他的故事:进藏第4天,赵坚就接下了第八批援藏干部留下的线索,为一位藏族小女孩的先天性心脏病奔波。治疗方案最终确定时,噩耗也突然传来——2019年7月30日,进藏后一直没有好好休整的他,因强烈高反诱发疾病,抢救无效牺牲。

赵坚的猝然离世,对援藏干部们的冲击是巨大的。有人扼腕叹息,有人倍受激励,有人矢志接力传承他的未竟事业。今年7月底,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圆满完成任务回到上海,第十批援藏干部无缝衔接抵达西藏完成交接,新的奋斗又一次开启。

上海到西藏,是真正的万里之遥。从平均海拔4米到4000米,1千倍的高度攀升,27年的接力奔赴,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是怎样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他们?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昨天,看到赵坚的妻子选择将丈夫的遗物捐赠给中共一大纪念馆,突然意识到,在赵坚儿科医生、援藏干部、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身份之外,他首先是一名共产党员。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包括56个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无数先辈倒在了路上,但就像歌曲《如愿》中所唱的那样,始终有后继者“见你未见的世界,写你未写的诗篇”。这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也必将一代代传承下去。

潘高峰/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