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万点赞、1.77万名在线读者,80岁的华东师范大学法语教授、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何敬业刚刚试水直播,就收获了亮眼的成绩。日前,他亮相作家榜直播间,签售译作《磨坊信札》,与读者实时交流,分享翻译经历以及教育理念。许多读者惊讶于他80岁高龄仍尝试新兴直播模式的勇气,他则笑笑说:“语言和文化一直在发展变化,与时俱进正是译者的职责,年纪再大也不能‘落伍’。”
图说:何敬业在直播中
最初开启直播,何敬业没有想到会收获这样好的效果。“这本《磨坊信札》是去年8月出版的。受疫情影响,没办法在线下举行签售、读者交流会等活动,于是出版方大星文化公司就和我商量,把活动搬到直播间来。”
但此前何敬业并没有直播的经历,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坐到镜头前,惊喜地看到手机屏幕上涌入的密密麻麻的弹幕。西藏、新疆、黑龙江、广东,甚至还有海外……面对天南地北的读者发来的问题,即便年事已高看不清字,何敬业仍旧耐心地请工作人员帮忙记录整理,花费整整三个小时解答读者疑问。他感慨:“我们一直在努力打造全民阅读的文化氛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阅读、爱上阅读。通过直播,这些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读者相聚在一起,我也能和相隔千里的他们拉近距离,展开对话。这是坐在书斋里体验不到的,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化发展所需要的。”
当读者请求何敬业给年轻人送上几句话,他选择了“天道酬勤”“学无止境”。他解释:“这几句话乍一看没什么新意,但却是最有价值的箴言。”何敬业自己就是始终保持着勤奋好学的精神,从不“躺平”。
许多读者认识何敬业,是因为他翻译了《花边女工》《奇妙的生灵》《贝姨》等众多法国文学经典,但他精通的外语远不止法语。何敬业1964年毕业于华师大外语系俄语专业。留校任教仅两年后,他就被派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进修越南语。之后,他从事过越南语口译的工作,还编著了一本《越汉常用生活及商贸会话》。等到而立之年,何敬业再次因为工作关系,接到了进修法语的任务。“很多人觉得30岁了再学一门外语困难重重,但我喜欢法国文化,对我来说这次机会就像‘老鼠掉进了米缸’。保持年轻的心态是很重要的,无论何时都不要害怕新事物,不要害怕学习。”
做直播,对于80岁的何敬业来说,又何尝不是一次新的“进修”。此次他翻译出版的短篇小说集《磨坊信札》是法国作家都德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法国孩子阅读、写作启蒙的必读书目。何敬业希望中国的年轻读者不要错过这部经典,这也是他挑战自我、尝试直播的初衷。作为资深翻译家,何敬业的目标就是将更多世界经典文学带到中国读者的面前。(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