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进博会的开幕已进入最后一个月的倒计时,“我的进博故事”也在完成“大战略”“大市场”“大平台”的分享后,开启了“大机遇”的篇章。进博会的参与者们将讲述他们的故事,展现进博会5年来给世界带来的积极变化,以及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贡献。
故事会有结局,缘分没有尽头。让我们在“进博故事”的陪伴中,期待第五届进博会圆满召开,期待新的故事继续上演!
自贡彩灯行业协会会长 沈宏跃
自贡彩灯有千年的传承历史,改革开放40多年来,自贡彩灯已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以“型色声光动”的艺术特色在全球绽放,赢得了“天下第一灯”的美誉。
2020年6月,自贡市人民政府和进口博览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及合作备忘录,并决定在第三届进博会上展示自贡彩灯。
在工厂整装待发的4对“进博贡灯”
当时,距离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只有短短4个月的时间。虽然自贡彩灯早已频频登上国际舞台,但在进博会这样高规格展会平台上展示尚属首次。我作为“进博彩灯”项目的总负责人,一方面觉得压力巨大,另一方面也为能在这样一个世界级的平台上展示“天下第一灯”而兴奋不已。在我看来,进博会是展示中国形象的大舞台,体现着中国人的精气神。自贡彩灯可以把国人乐观豁达、期盼幸福、勇于进取的精神展示出来,让中外嘉宾现场体验中华文化的厚重深邃和璀璨华美!
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脑海中形成——创作一组精美的“进博贡灯”!具体而言,就是打破陈规,创新性思路,把传统宫灯做到极致,形成一组体量史无前例、工艺精湛、用材考究、兼具传统和时尚元素且具有收藏价值的精品彩灯!
然而,难题一个个接踵而至。首先面临的就是给彩灯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自贡是彩灯发源地,进博会也有着“新时代,共享未来”的主题,于是,“贡灯”就这样被命名了。我们设计的4组贡灯分别被命名为吉祥贡灯、圆满贡灯、八宝贡灯和福禄贡灯。
进博会场馆里的“进博贡灯”
传统彩灯的主要材料为布匹,保存时间很短。贡灯必须在材料和工艺上取得突破!我马上联系广东、山东、台湾的二十多位业内人士开视频会议,联合攻关,最终确定在贡灯制作上综合运用珐琅彩、手工刺绣、玻璃内画、景泰蓝、玉雕等传统工艺,并选用紫铜作为主体材料,为贡灯成为收藏品奠定了基础。
为了不耽误工期,我们的设计、制作师傅们顶住烈日,连续两个多月吃住在工厂。当时的天气非常炎热,生活条件很差,很多师傅的后背都长满了痱子,奇痒难忍。但是,大家对贡灯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工艺都毫不马虎,用打造艺术品、收藏品的标准要求自己,几乎全程都以手工制作,用百倍的耐心和细心一点一点将细节打磨出来。
为达到进博会现场的安全标准,我先后与江苏、浙江的厂家合作,反复实验,最终,使彩灯的布匹达到了B1级防火等级标准,电器原件完全实现了国际标准化,通过了上海消防总队的测试验收。
这在客观上也大幅提升了自贡彩灯的技术含量,让我们收获满满。
进博会展馆内的“进博贡灯”
那一年,在我因工作而产生的飞行记录中,上海成为了频次最高的目的地。
2020年10月28日,当4对精美的贡灯运抵上海并摆放至进博会会场时,我才长长舒了一口气。贡灯极具观赏价值,每组高2.3米,重800余斤,在国内同类宫灯中体量最大,也是中国宫灯历史上的首创。最终,这4对贡灯得到了进博会承办单位的永久收藏!这是自贡的荣耀,也是中国彩灯文化的光荣。
进博会以文促商,以商兴文,文商结合,自贡彩灯在进博会大放光彩,进博会的平台效应也使我们的知名度和品牌传播得到了显著提升。突破疫情阴霾,2022年,自贡彩灯实现了在国内展出近百场、海外展出40余场的良好业绩。
第五届进博会日益临近。今年,自贡市将携带20余组精美彩灯连续第三年参展。一组组活泼可爱的“进宝”彩灯以及“迎客松”等大型灯组将再次为进博会增添一抹亮色,进一步丰富场馆夜间艺术氛围。未来,我期待在进博会这一人文交流平台上让自贡彩灯“常展常亮”,让中国非遗文化绽放时代光彩!(沈宏跃)
作者简介:
沈宏跃,自贡彩灯行业协会会长,自贡彩灯文化传播运营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沈宏跃先生连续3年领衔策划实施了进博会彩灯项目。打造“进博贡灯”并获得进博会永久收藏,成为其20多年彩灯生涯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我要爆料
联系电话:962555
新民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