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七夕会旅游 | 俄罗斯新圣女公墓

来源:     作者:张明旸     编辑:史佳林     2022-11-16 18:35 | |

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去世,安葬于俄罗斯新圣女公墓。听到这个新闻,想起几年前去那里时的情景。

不是有钱就能睡在这里的,契诃夫、果戈里、普希金、奥斯特洛夫斯基、乌兰诺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叶利钦、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夫人、斯大林夫人……如果把名单抄下来,几乎埋藏了半个俄罗斯的艺术、科学、政治灵魂,他们曾经并依然影响着世界格局和人类文明。

和不少欧洲著名墓地一样,新圣女公墓是个景点,与其说是墓园,不如说是花园。虽然有人管理,但不露痕迹。比墓碑更高的是浓密参天的大树,微风轻拂,墓之间的石板小路上,掉满了金黄的树叶,偶尔落下几颗栗子,发出“噗”的一声。一切都和躺着的人们那样安静。黑色大理石修女蒙着头,头巾的阴影让脸看起来愈发阴郁,带着肃穆的气息。乌鸦盘旋着,在十字架上落脚,一动不动,似乎是雕塑的一部分。墓前的玻璃瓶里插着花,花早已风干,瓶子里也长出了青苔,褐色枯花垂下头,还保持着原来的形状,轻轻一碰就碎成粉末。很多墓没有用水泥或石板封死,最上层是土,有的种着主人生前喜爱的花,有的杂草和藤蔓攀上墓碑,有的甚至长了棵树苗,它们和主人的灵魂一样是自由的。拿鲜血浇灌花朵,躯体化为肥沃的泥土,野草从眼睛里长出来,把所有都献给深爱的土地,还有什么比这更浪漫的吗?

深秋的俄国墓地,萧条、寂静,和风鸟语,再找不出一处地方比这里适合发发呆、写写字了。身处坟墓包围之中,却没有不安,倒像回家一般平静,这不就是每个人最终的家吗?一座墓地,脱离了悲伤,让人心生眷恋,成为活着的人的精神寄托。如果厌倦了乏味的人生,感到迷惘和彷徨,到这里走一走吧。只有向死,才能往生。走过一块块墓碑,会觉得活着的烦恼是多么微不足道。这些伟大的亡灵会安抚你的内心,告诉你答案,以死亡的力量给予生活的勇气。墓前的鲜花并不都是亲人献的,更多的是读者、听众,虽然是陌生人,但早已通过历史、作品结下情谊。可能是一本书,拯救了一个迷途者;可能是一首歌,指引了一个落魄者。在书中、在歌声中、在人们口中,他们得以永生。

看惯了千篇一律的墓碑,在这里扫墓趣味盎然。一座充满创意的雕像,胜过冗长的碑文,高度概括了此人生平,简直是座历史、艺术博物馆。即使不懂俄语,一眼也能明白主人的身份:乌兰诺娃在洁白的大理石上起舞,奥斯特洛夫斯基放不下稿纸,叶利钦身上覆盖着俄罗斯国旗,赫鲁晓夫至死还不清楚自己是白还是黑。只有果戈里的魂灵是死的,他的脑袋被弄丢了,唯一安慰的是他的邻居是契诃夫。契诃夫的墓碑很朴素,褐色大理石上竖着白色十字架,另一边是他生前居住的黑色尖顶小房子,上面插了3支笔。有多少人在他的书里看见自己、看懂别人、看清这个滑稽的世界?这些人和事,竟不因为时空的改变而改变。伟大的作家,像个洞悉一切的预言家,说的是身边人当下的故事;像个一手遮天的导演,每个人都在演他写的剧本。如今他留给人们审视荒诞的冷眼,蛰伏在莫斯科的地下,一起笑看被自己嘲讽的世人膜拜自己。(张明旸)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