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正文

同行五十载,携手向未来,“光华教育杯”中德建交50周年知识竞赛团体赛落幕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齐旭     作者:齐旭     编辑:王佳烨     2022-12-05 15:35 | |

新民晚报讯(记者 齐旭)为进一步丰富中德人文交流、助力中德民心相通,同济大学中德学部、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与中国德国友好协会联合主办“光华教育杯”中德建交50周年知识竞赛团体赛于12月3日在上海举行。

图说:同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雷星晖致辞。主办方供图(下同)

同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雷星晖在致辞中表示,中德建交50年来,中德秉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精神,持续推进两国关系,努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中德两国在科技人文领域的密切合作是双边关系韧性和活力的重要支撑。在这一领域,同济大学作为重要的国际交流窗口,始终以对德合作为牵引,坚持互利共赢、双向受益的原则,不断保持对德对欧合作优势,优化对德对欧合作格局,实质性提升国际合作层次,搭建中德科技人文合作的坚实“桥梁”,开创中外高校合作的多个创新模式,在中德科技人文合作领域取得了受到中德两国政府认可的成果。雷星晖寄语同学们以语言为手段,搭建起跨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提升对外传播能力,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展现中国形象,彰显时代风貌。

图说:中国前驻德国大使、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线上致辞

中国前驻德国大使、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在线上致辞中指出,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德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取得了良好发展,中德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加深,领导人互访频繁;经贸合作优势互补,硕果累累;两国文化、教育和人员交流往来大幅增强,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在新的发展格局下,外语学科、包括德语学科应当以为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己任,承担起促进人文交流和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这就要求各位同学不仅应当熟练掌握外语知识与技能,提升人文素养,同时也应当拓展视野,全面通晓域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等背景知识,将自身培养成为“国别通”“区域通”“全球通”,真正成长为具有全球胜任力和对外传播能力,能够促进中外各领域交流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端人才。史明德表示,知识竞赛为传播中德人文交流起到积极作用,希望今后这一比赛模式可以积极向其他地区乃至全国拓展。

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及同济大学的18名选手组成的6支代表队参加了本次竞赛。竞赛设有个人必答环节、团队必答环节、团队抢答环节、团队车轮战、风险题以及加时赛六个环节,题目涵盖教育制度、文化交流、媒体之声、体育竞技、青年对话等,内容丰富多元,形式多种多样,对增强我国民众对德认识,了解德国国情、历史、文化,推动中德文化交流不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过六轮激烈角逐,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代表队荣获一等奖,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的代表队荣获二等奖,来自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的代表队荣获三等奖。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