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快评 | 隐私泄露女孩遇害,APP“强偷”信息必须严打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秦丹     编辑:梅璎迪     2023-04-06 12:18 | |

有APP“强偷”隐私并出售,一次点击立遭精准定位。一直在躲避前男友骚扰的女孩,突然收到一个链接,她随手点开位置信息却已泄露,前男友追踪而至,女孩不幸遇害。日前,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检察院披露一起故意杀人案。

图源:东方IC

从2019年到2022年,历时3年,一位女检察官为少女讨来公道,姑苏区检察院通过立案监督,挖出“故意杀人案”中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终于将背后隐藏的“帮凶”绳之以法。在犯罪者陈某被判处死刑后,2022年7月,APP实操人赵某、黄某分别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4年9个月,同时并处罚金、没收违法所得。

此个人信息案得以被立案的原因,是承办女检察官胡舒琼意识到,定位APP的信息服务超出正常范围,其经营者可能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经调查发现:被定位者点开链接会收到一个“是否同意使用您当前位置”的提示弹窗,无论点击“是”或“否”,其实都会被精准确定,且通过APP传送给付费用户。

这样的“强偷”信息,闻之令人毛骨悚然。如何在各类APP、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汇成的“信息海洋”里安全“游泳”?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信息从而保护自身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真是细思恐极。

还有多少APP在玩强盗手段“强偷”用户隐私信息来谋利?网友们感念“女检察官为少女讨公道”,但同时司法层面能否有更大的力量,更顶层的设计,提升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度。一条鲜活活的少女生命,一个血淋淋的案件,难道不足以推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进程?那么,加上那些经媒体报道为大众所知的一个个因信息泄露被“社死”,最后因抑郁而终结的生命,此案能不能成为“最后一根稻草”之重,从而推动信息泄露的深度治理。

在信息泄露面前,人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在智联世界建立秩序,以“严打”这种手段在最快时间内有效消灭一堆“毒瘤”,非常必要。APP“强偷”信息并出售,相信这绝不是“独家生意”,而是有一个圈层,甚至很可能已成为一个“黑产业”。对此“黑”,必严打。同时,在建立长效机制方面,还需要相关多部门综合治理,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打破“九龙治水”的魔咒,还信息世界以真正清明。

秦丹/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