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快评|标本兼治,缓解“教育焦虑”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方翔     编辑:赵菊玲     2023-05-24 11:41 | |

幼小衔接如何避坑、哪些竞赛会对于小升初产生影响……这些与升学有关的短视频在这段时间,伴随着招生季充斥着一些网络平台,加剧了家长的教育焦虑。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并强调,中小学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

图源:东方IC

一些人把教育看成满足功利目标的工具,追求功利最大化,这也催生了一系列屡试不爽的“生意经”。在一些网络平台,与教育有关的短视频层出不穷。与过去大V主导相比,现在粉丝数小于1万的普通创作者不断涌现,并持续高速增长。其中不乏自称是“高考状元”“学校牛娃”的家长,看似分享升学政策、教育理念,实则就是推销各种违规培训。

煽动放大教育焦虑是违规培训开办者的惯用伎俩。对此,相关部门应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督促网站平台健全账号注册、运营和关闭全流程全链条管理制度,加强账号名称信息审核、专业资质认证、信息内容审核等常态化管理,特别是对发布与教育有关的带货直播,要设置一定的门槛。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产生的作用非常大。但是一些家长还是有依赖补课提升成绩的惯性思维。一项报告指出,受调查家长中仍有62.82%有意愿给孩子报学科类培训班。家长的教育焦虑很多时候来源于信息的不确定、不知情。此次,教育部印发的通知,在招生入学关键环节和关键时刻,主动就社会关心的招生政策做好宣传释疑工作,也缓解了一些家长的焦虑情绪。

要斩断教育焦虑背后的利益链,核心还是要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这不仅要在招生季,也要在平时,通过家校互动,进一步满足学生家庭多元的需求和期待。特别是针对一些家长认为“减少作业量就必然会影响孩子成绩”的观点,学校可以通过家委会以及网上交流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学生课堂作业以及课后服务的情况。

教育不应是知识的堆砌,更不能“唯分数论”。“双减”政策的实施,就是让学生有时间、有动力全面发展。通过缓解“教育焦虑”,帮助更多家庭,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方翔/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