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快评 | 长安“三乐”,诗在书在传承在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曹刚     编辑:屠瑜     2023-07-17 10:26 | |

  “床前明月光”是许多人会背的第一句唐诗。李白在何等境遇中思乡,写下了《静夜思》?不妨去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里找找答案。影片以李白、高适的友谊为圆点,辐射诗人群像,描绘大唐兴衰。恰逢暑假,很多孩子坐进了影院,随剧情齐声高诵。

  有人初尝“诗词之乐”,发觉不必死记硬背,古诗原来很有意思。

  从李高二人枪剑惊艳对决,感受“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洒脱;从杜甫李龟年岐王府初遇,感受多年后“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欣喜与无奈;从高适浴血边塞九死一生,感受“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悲愤……作业里惹人烦的古诗,回归历史背景,在二次元世界,摇曳多姿。不再只是短短几行枯燥文字,而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时空对话。

  更有人品出“纯粹之乐”,发觉暂别埋头应试,语文和历史也很有趣。

  语文课和历史课,本应让孩子们爱上诗词。但大多数时候,课堂上没有起承转合的命运探讨,只有重要考点的反复背默。“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李白,特赦返乡很开心。但他因何被流放又被特赦?轻舟到底有多大?不考,便不知。围着分数转,学习远离了纯粹。史书里轻轻翻开的一页,就是别人波澜壮阔的一生。如果只是在知识点里背诵,再去网上嬉笑解构,实在太可惜。

  还有人感悟“传承之乐”,发觉绵延千百年后,中华文化愈发魅力无穷。

  影毕,意犹未尽。对杜甫着墨少,骆宾王、张若虚、李商隐未登场,唐诗再拍九部恐怕都不够。在长安舞台上闪耀过的诗人们,以千年文墨传承文化自信。李白的豁达、洒脱和自信,高适的执着、宽厚和坚韧,给我们勇气和希望,让更多人爱上传统文化。银幕上流淌的家国情怀,会启发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诗在,书在,长安就在,生命易逝而文明不朽的传承,一直都在。

  曹刚/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