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读者作者编者 | 吴少华:感恩四十年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吴少华     编辑:王瑜明     2023-09-05 15:04 | |

1983年9月14日,拙作《我为“遗憾”补课》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上发表,岁月如梭,转身已经整整40年了。

在”文革“中,我的一位邻居悄悄地将一本抄家漏网的书送给我。这是一本薄薄的书,书名叫《上海名胜掌故》,说的都是上海老城厢的历史故事。让人过目不忘的是,书的扉页有一行钢笔字“作为一个上海人,不了解上海的历史是遗憾的。”然而,遗憾的是,这本书我借给朋友,朋友再借给朋友,结果给搞丢了。懊恼之余,我就利用八小时工作以外的业余时间去实地探寻,行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上,我将实地探寻的感受写成了《我为“遗憾”补课》一文,意料之外的是“夜光杯”发表了这篇文章。兴奋得我一连几天睡不着。

自那以后,上海历史掌故便成为了我研究的课题,从大境阁古城墙到半径园万寿宫,从徐家汇大教堂到提篮桥下海庙,我骑着自行车从老城厢走向了全上海。有一次去松江考察方塔,那天回来的路上又逢下雨,淋得很狼狈,要命的是自行车的链条还断了,天色又晚,我只能推着车走,走着走着遇到了联防队,不容分说地把我带到了派出所,折腾到半夜才回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92年4月我的长篇特写《寻找露香园……》在新民晚报发表,这一年正好是在露香园万竹山房遗址建造的上海市实验小学80周年校庆,这篇文章让我出了一次风头,因为上海市实验小学校庆请来了不少校友,其中有位老校友,他就是曾任北大校长的科学家周培源,他点名要走了当天的新民晚报。

非常有幸的是,后来我还参与了老城厢的历史古建筑的修复开放,最令人难忘的是沪南钱业公所移建古城公园的往事。上世纪末,在南市董家渡地区拆迁中,有居民反映北施家弄113号,是清末沪南钱业公所遗址。克服了种种困难,黄浦区政府决定将这座古建筑移建到正在建设中的古城公园。从市民呼吁到古建筑移建的全过程我都参与其中,于是我将这座古建筑涅槃新生的故事,也投稿发表在2002年晚报上。

40年了,我对“夜光杯”一直有着特别的情感,这个副刊除了让我终生爱上这座城市的过往经历,更重要的是让我懂得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夜光杯”,感恩40年。(吴少华)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