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新民眼 > 正文

这一天,这些人,人民不会忘记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江跃中 潘高峰 解敏     编辑:包雍尔 赵菊玲     2023-09-30 11:32 | |

  卷首语

  今天,是第十个烈士纪念日。

  每年的9月3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会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在新时代,以国之名,祭奠英烈,为何显得如此重要?

  记得曾经有人在网上问过,为什么烈士纪念日设在国庆前一天?当时有一个回答得到了最高的赞同:因为他们倒在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命,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活着,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生命不再,所有可能都将归零,所有美好都会黯淡。所以,面对死亡绝大多数人都会害怕,但总有人会为了国家的存亡、为了民族的复兴、为了人民的幸福挺身而出,殒身不恤。

  烈士,沉甸甸的两个字,代表的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用身体铺路,用血肉筑墙,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中国的新生,用个体的磨灭换来他人的幸福。他们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也理应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引领。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对英雄的赞美,对烈士的褒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世界范围内共同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英雄是国家历史的重要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勇前进。

  平凡孕育伟大,英雄来自人民。英雄也需要成长的环境与土壤,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当我们感恩英烈的牺牲,尊崇他们的信仰,传承他们的精神,延续他们的道路,他们的生命就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成为永恒的灯塔,照亮更多人前行的道路。

  今天,当我们回望十八大以来,特别是烈士纪念日设立以来的十年间,我们深切感到,从国家到民间,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尊崇烈士的氛围正越来越浓厚,其中不少故事和细节如此动人。

  比如,每年清明或者其他纪念日,到上海龙华烈士陵园走一走,你会看到很多烈士的墓前摆满了花束和信件,还有更多信件以邮寄的方式抵达。年轻人在信中向烈士诉说今日中国的发展成就:举办奥运了,神舟升空了,航母下水了……或者讲述自己的人生小确幸:当上解放军了,考上理想大学了,实验终于成功了……这些信里,最常见的一句话是:“希望你们能看到”,而信的落款往往都是“一位普通的中国青年”。

  又比如,2019年起,上海松江烈士陵园就致力于开展“为烈士寻亲”活动。4年来,总共为68位烈士寻找亲人,先后成功找到38位烈士亲属,找到6处忠骨安葬地,地点遍布福建、山东、辽宁、江苏等全国各地。“寻亲”,既是为烈士寻找根脉,也是让英雄的故事永不落幕。

  今年9月20日,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组建的第20支烈士纪念设施崇敬守护志愿服务队成立。至此,全市76处烈士纪念设施实现了社会化队伍全时段崇敬守护的全覆盖。风雨无阻守忠魂,这是承诺,更是行动。我们坚信,为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牺牲生命的烈士群体,不能忘,不该忘,通过我们的努力,也永远不会被遗忘。

  今天,面对百年未有之世纪大变局,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大环境,面对从未如此接近的民族复兴梦,我们更要进一步认识到尊崇英雄、褒扬烈士的制度化设计在国防建设、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意义。我们要通过更广泛的宣传、更丰富的活动,让尊崇烈士成为一种文化的自觉、文明的风尚,让人民英雄之名,永远镌刻在丰碑之上,也镌刻在万众心头。

  潘高峰/文

  航天梦正圆 大漠祭英烈

  上海市拥军优属志愿服务总队祭扫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烈士王西善(右)和他的妻子魏淑珍

  巴丹吉林沙漠深处,弱水河畔,高耸的发射塔直刺云霄,这里就是中国航天的发源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曾经成功发射了我国制造的第一枚地地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以及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

  昨天凌晨4时15分,长征四号丙遥五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04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自1958年组建以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代代航天人扎根戈壁,用自己的青春年华,责任担当,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浇筑起一座座航天丰碑,不少人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距离载人航天发射场东北方向7公里处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里,就长眠着包括潘仁瑾、庄康臣、帅忠发和黄顺均等4名上海籍功臣在内的780多位航天英烈,平均年龄只有27岁,来自全国各地。在第十个烈士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昨天,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所属上海市拥军优属志愿服务总队,赶赴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缅怀先烈,致敬忠魂。

  “上海航天是助力中国航天不断突破发展的一支特别的力量,作出了特殊贡献,我们前来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祭扫,就是要铭记这些来自天南地北英烈的功绩,弘扬迎难而上、接续奋斗,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等,推动社会化拥军优属事业砥砺前行。”上海市拥军优属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张长东说。

  栽满沙漠特有胡杨

  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占地3万平方米,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1988年中心组建30周年时,对陵园重新进行了规划整修,园内建立起了象征国防科技战士扎根戈壁、志在航天的纪念碑,聂荣臻元帅题写了“东风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名。当天上海市拥军优属志愿服务总队向纪念碑敬献了花篮,表达缅怀、崇敬之情。

  步入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只见园门雄伟壮观,花岗岩大门的顶端,悬挂着黑底金字的牌匾,上面是曾任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将军书写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园名。

  松青柏翠,鲜花盛开,庄严肃穆。陵园里安葬着为共和国航天事业作出过贡献的聂荣臻元帅和13名将军,以及其他航天精英等,他们承载着中国航天人无私奉献、矢志进取的精神。

  上海市拥军优属志愿服务总队瞻仰了聂荣臻元帅之墓,墓地附近的弱水河两岸,矗立着一片片沙漠特有的胡杨林。这种植物,树叶阔大清香,耐旱耐涝,生命顽强,是自然界稀有的树种之一。1992年5月,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聂荣臻元帅在北京逝世,按照聂帅生前遗愿,他的一部分骨灰安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东风烈士陵园内,和安葬在这里的其他为祖国航天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航天人长眠在一起。曾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的上海恒信和众保安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吟,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来到中心不到半年的他,被选定作为优秀科技人员代表,为聂帅守灵。入葬那天,当江吟和其他7位战士,扛着装有聂帅骨灰盒的灵柩,缓步走向墓地的时候,他仿佛也从革命前辈手上接过了“接力棒”,心中下定决心,要一辈子心系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弘扬航天精神的传人。

  上海籍航天英烈潘仁瑾

  飞船上天勿忘相告

  在祭扫烈士陵园时,上海籍航天人潘仁瑾的墓地,让上海市拥军优属志愿服务总队的队员们驻足敬仰,他们向墓地献花,鞠躬怀念。在发射中心工作生活了30年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徐晓延,向大家讲述了潘仁瑾为航天事业奋斗终身的动人故事。

  出生于上海的潘仁瑾,与丈夫刘明山是西北军事电信工程学院同班同学。1966年,刘明山毕业分到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大漠,潘仁瑾则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3年后,他们喜结良缘。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潘仁瑾想方设法,调到了工作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的戈壁大漠,与刘明山共同战斗。

  潘仁瑾主要从事计量工作,取得不少科技成果,其中部委级科技成果6项,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上世纪90年代初,载人航天工程上马,潘仁瑾主抓发射场电磁兼容。她和年轻的助手们带着仪器,下点号、走边防,摸底测量,辗转数千公里,获得近万组数据。白天赶路、测量,晚上分析数据。她爬遍了发射场所有的机房楼顶,在100多米高的发射架上一天爬几个来回。为中国第一艘飞船发射升空,她忘我工作,常常从深夜到黎明。她由胃不定期疼痛转而到吃不下东西时,依然在马不停蹄地做着发射场的计量工作。

  潘仁瑾三次入院,却都无心养病。白天她跑到工地工作,晚上又回病房输液。直到病情恶化,被送往北京301医院治疗。经检查,已是胃癌晚期。

  潘仁瑾的病情越来越重,一次昏迷后醒来,她对守候在旁的丈夫说:“从上海滩到戈壁滩,我这一生的路走得够远了,但我不后悔。假如有来生,我还会选择嫁给你,还会选择航天事业……”

  她最终未能等到飞船上天的那一刻,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时年56岁的潘仁瑾去世那天,和已任中心主任的丈夫做了一个约定:飞船上天,勿忘相告。”徐晓延说,现在,载人飞船已经发射了“神舟”16号,即将发射“神舟”17号,可以告慰潘仁瑾等航天英烈了。

  参加祭扫的上海市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徐汇区队队长、刚刚获评“2023感动上海年度人物”的兰云科表示,“潘仁瑾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守望着飞船和卫星一次次飞向太空。她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航天人矢志不渝、勇往直前,也是我们退役军人的榜样。我们要在本职岗位上发扬航天精神,像潘仁瑾那样热爱事业,拼搏奋斗,为国家为人民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再也收不到的家书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流传着一个“一封无法收到的家书”的故事,听过的人无不伤心、酸楚。

  1984年9月的一天,江苏赣榆的教师魏淑珍,给远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的丈夫王西善寄出了一封家书,信中倾诉了对丈夫的思念,以及孩子们的健康情况等,并表示:“我理解你,支持你,你放心好了,我一定把两个孩子带好,你安心工作吧,不要为我担心。”谁能想到,这是魏淑珍写给丈夫的最后一封书信,王西善也没有能够收到。

  魏淑珍和王西善结婚10年,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年。但长年的两地分居,不仅没能冲淡他们之间的感情,还让这对夫妻更加爱恋对方。在聚少离多的情况下,家中的重担全都落在魏淑珍一人身上,她既要从事教师工作,又要带着两个孩子,家中老人生病,她也坚持自己照顾。但她无怨无悔,甘当王西善坚强的后盾,不让他分心。王西善先后8次受到奖励,这些都有妻子的功劳。

  1984年10月5日,魏淑珍的来信邮递到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可王西善已经看不到了。就在两天前的10月3日,年仅33岁的中共党员王西善,因抢救国家财产,英勇牺牲。1985年6月8日,他被民政部评为革命烈士。

  魏淑珍在信中说:“你要我的照片,太忙没有照,下次寄,请原谅!”王西善的同事捧着这份无法收到的信,心中悲痛万分。

  这对夫妻在这封信中表露的互相理解支持的真情和品德,更深深打动了许多人的心。魏淑珍在信里写道:你上封信上说:“淑珍,我们虽然十年没有在一起过中秋节,可你看中秋月光是明亮的,月光照着千家万户团聚,月光同样照着你,也照着我,让月光传送我们的感情吧!我们也和千家万户一样幸福的。珍,我守卫在可爱的大西北,你战斗在黄海之滨,我感到比我们在一起还有意义呢!”善,你这段话说到了我心里去了,不管在天涯海角,我们的心十多年没有一刻分离过,我的心时刻伴着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特殊的无名烈士墓

  陵园里,大家看到一排特殊的墓碑,上面只有“烈士之墓”4个字。这9座无名烈士墓,代表着9位铁道兵,他们牺牲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20世纪50年代,面对西方的封锁制裁和战略威胁,党中央毅然作出了发展我国尖端国防科技事业的伟大决策。1958年3月,在甘蒙交界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弱水河畔开始建设我国第一个导弹武器试验靶场,10万工程兵部队和刚从朝鲜战场回国的志愿军第20兵团的将士们,征尘未洗,挺进大漠,拉开了建设序幕。

  1958年,这9位铁道兵,在建设发射中心铁路时,牺牲在距离遥远的下河清乡。由于种种原因,直到2013年,当地村民才找到发射中心,说明当时几位烈士牺牲的情况,但他们的名字已经无从查找。他们和开进茫茫戈壁的10万大军一起,凭着“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这句东风航天人最响亮、最悲壮、最豪迈的誓言,在大漠戈壁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航天城。

  整个陵园,原来一共有15位没有留下姓名的无名英雄,经过多年的寻找,目前已有6位有了姓名和身份信息等。

  今年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新落成的“东风英名墙”  江跃中/摄

  “七勇士”冒死“守前线”

  参观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的观众,都会被展厅中一处“再现”的地下控制室场景所吸引:“七勇士”甘冒生命危险坚守“前线”。

  徐晓延告诉大家,1966年10月27日,我国要在本土上进行一次“两弹结合”试验,在世界上还绝无仅有,在中国更是第一次,所以不能不做最坏的打算。为配合此次发射任务,兰新铁路停运,数百万居民紧急疏散,但发射阵地需要留人。中心第二任主任李福泽守在距离发射坪不足百米的地下控制室死活不走,直到聂帅亲自下令,他才极不情愿地撤离。

  “只有第一试验部政委高震亚,阵地指挥王世成,二中队队长颜振清,控制系统技术助理员张其彬,加注技师刘启泉,控制台操纵员佟连捷、徐虹等‘七勇士’,经批准后留在这个最前沿的阵地,逆行出征。”徐晓延介绍,由于保密原因,“七勇士”只能用各种委婉的借口,向家人们做最后的交代。他们以“死也死在阵地上,埋也埋在导弹旁”的决心,进入地下室,聂帅专程前来为他们鼓劲打气,当聂帅一一叫出他们的名字时,“七勇士”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紧张与激动,泪如雨下。年仅20岁出头的徐虹哽咽着说:“我不是党员,感谢党对我的信任,如果我牺牲了,我的全部津贴就作为党费交了……”聂帅听后,紧紧握住他的手,点点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随着阵地指挥员下达15分钟准备的口令,所有人员都撤离了发射场,只留下“七勇士”,点火起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但直到2006年“两弹结合”解密,他们的名字和经历才公开。当年他们立功受奖的证书上,主要事迹全是空白,真正做到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徐晓延透露,如今,“七勇士”中已有4位与世长辞,他们的英灵也安息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英名墙”颂英雄传精神

  青山巍峨埋忠骨,弱水低吟颂英雄。为更好地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传承精神,今年7月1日,“东风英名墙”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正式落成,第一批2483名已故东风人的姓名,以金色楷体字样镌刻在英名墙上,还设置了记录个人生平、工作简历的二维码。“该工程初衷,是将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贡献的已故东风人姓名镌刻在英名墙上,让后辈永远铭记先辈的牺牲奉献和丰功伟绩。”讲解员讲解道。

  东风英名墙工程经国家立项批准,基座采用汉白玉面层,刻字面采用光面黑金沙花岗岩石材铺成,宽81米,高2.699米,可镌刻7万名个人信息。墙体两端由中国航天发射史上的“十个第一”功勋章和相应发射场景的浮雕组成,再现了先辈当年的创业场景和卓著功勋。刻字面向上倾斜,朝向天空,让先辈们能再次看到火箭升空的壮美画面,更是展现东风人仰望星空、心怀宇宙的宏大理想。

  “航天英烈以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国防建设的无比忠诚,扎根边疆,刻苦攻关,发愤图强,无私奉献,这里的每块墓碑,都记录着他们不应被遗忘的功绩,必将名垂青史,永远镌刻在人们心中!”徐汇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二级调研员凤良田说,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秉承先辈走进大漠的精神气势,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苦干实干的意志毅力,进一步做好崇敬英烈和拥军优属工作。

  江跃中/文

  “为烈士寻亲” 英雄的故事永不落幕

  “向为纪念英烈而辛勤付出的你们致敬!”

  “作为烈士亲属,对你们从事这项特殊而崇高的事业深表敬意!”

  烈士顾伯琦的弟弟顾伯平等烈士亲属,在松江区烈士陵园的帮助下,找到烈士安葬地后,向陵园工作人员表达了由衷的谢意。

  从2019年起,松江烈士陵园就致力于开展“为烈士寻亲”活动,4年来,共为68位烈士寻找亲人,已成功找到38位烈士的亲属,并找到6处忠骨安葬地,遍布福建、山东、辽宁、江苏等全国各地。“寻亲”,让英雄的故事永不落幕!

  英雄终于和亲人“相聚”

  据松江区烈士陵园主任卫琳介绍,陵园共安息着173位英烈,记载烈士生平信息不足百字的烈士有近80位,约占英名录的一半,仅有20余位烈士有较翔实的生平事迹史料,留下生前影像的只有51人。

  2019年6月20日,松江籍烈士顾伯琦的弟弟顾伯平找到陵园,希望帮忙寻找哥哥的安葬地。根据陵园记载的不足30字的烈士史料及顾伯平提供的琐碎信息显示:顾伯琦“牺牲在辽宁抚顺、海军第一批兵、因救学员而牺牲”。

  顾伯琦1930年出生于松江长桥街的一户普通家庭,七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老大。1949年7月,他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首批海军战士。

  1953年8月17日,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联合学校第一分校教员的顾伯琦,带领海军教导大队的学员们,在大连旅顺军港外海面实施武装泅渡训练,突遭台风袭击,顾伯琦立即奋不顾身掩护学员们返港,学员们全部得救,他却因体力不支,被巨浪卷走。当他被赶到的舰船救起时,已奄奄一息,虽经包括苏联专家在内的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但仍医治无效,最终献出年仅23岁的生命。

  顾伯平是家中最幼的小弟,大哥离家时还未满周岁。当他刚步入成年,父母又双双离世。由于历史原因和当时的条件,家人虽不时寻找,却从未找寻到大哥的墓地。随着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成立、志愿军遗骸一批批地回到祖国人民的怀抱,曾一直埋藏在内心的寻找亲人的念头,再一次强烈地涌上顾伯平的心头。

  退休后的顾伯平,把找寻大哥的下落作为头等大事,他和家人通过多方渠道,终于在网上公示的烈士英名录上查到了大哥的名字,经询问,在松江烈士陵园内立有顾伯琦烈士的墓碑。确认这一消息后,顾伯平和妻子即刻赶往松江烈士陵园,虽然看到的是为了纪念英烈而设立的空穴,但对家人而言,也是一种宽慰。可找寻大哥的安息地,始终是家人心中一个未圆的寻亲梦。

  烈士陵园第一时间通过《中国双拥》杂志社搭建的微信平台,联系到辽宁省褒扬纪念处,得到相关部门的快速回应,褒扬纪念处根据烈士牺牲的大致情况,责成大连、旅顺等有关部门进行排查,短短4个小时,就传来了好消息:从上世纪50年代起,顾伯琦的墓地几经周折,已迁至大连烈士陵园。

  这对家人而言,无疑是意外的惊喜,原本只是抱着一线希望,没想,找寻66年未果的亲人,竟以闪电般的速度有了确切下落。

  同年7月4日,带着父亲的遗愿,顾伯平携家人从上海奔赴大连烈士陵园烈士安息地,“看望”哥哥,这一刻,英雄终于和亲人“相聚”,这份埋藏在家人心中66年的思念,终于得以安放。

  这次成功的寻亲,也由此揭开了顾伯琦烈士一家的传奇故事,原来,顾家8个子女,其中4个都是兵,有烈士、有病故军人、有伤残军人……自此,松江烈士陵园正式开启了“为烈士寻亲”之路,告慰英灵,褒扬先烈。

  珍藏了近70年的书信

  2019年,陵园共找到4位烈士亲属,征集烈士遗物、文物数十件。

  2020年清明前夕,松江烈士陵园携手“今日头条”“上海松江”、《松江报》等,共同为烈士寻亲。3月29日,在“上海松江”发布为烈士寻亲消息后不到2个小时,在热心网友的转发、关注下,高照林烈士弟弟高火金便找到了。高老带着哥哥的相片,详细回忆了哥哥的生平。根据高老提供的相关线索,借助《中国双拥》工作人员的微信群,松江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在浙江省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协助下,查询确定了高照林烈士安葬地在宁波慈湖烈士陵园。

  在高照林牺牲42年后的清明节,烈士的亲人终于得以前往他的墓地凭吊,实现了多年的心愿。

  沈辛之烈士,是寻亲中牺牲年代最久远的一位。资料记载:“苏浙军区直属队党总支书记,1945年部队北撤时牺牲。”通过“今日佘山”发布2天后,就收到了相关信息,烈士哥哥的长子、现年84岁高龄的沈瑾新老人,从奉贤赶到松江,同时带来了一封珍藏近70年的书信,这封信是沈辛之生前战友从朝鲜战场寄给烈士哥哥沈光辉的,纸张已经很残破,但依稀能看清信中所写:“你的胞弟沈辛之同志在1945年南下苏浙军区……在返北途中渡江时因轮船航至江心遇险……沈辛之同志也在大船中遇难牺牲……”当天,园方根据相关信息,最终联系到了江苏省泰兴市党史方志办公室,确认了沈辛之系中安轮遇难烈士之一,现忠骨安葬在江苏泰兴公园。

  2020年清明期间发布的14条寻亲启事,共成功找寻到9位烈士亲人,用时最短的2小时,最长的为7天。

  同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松江区烈士陵园发起了第二批“为烈士寻亲”活动,专为抗美援朝烈士寻亲,共发布54条寻亲线索,成功找寻到25位烈士亲人。

  画笔下还原烈士形象

  随着寻亲的深入,不少家属流露出一丝遗憾,没能留下一张烈士相片。从2020年底,松江烈士陵园启动了“画笔下的红色传承”项目,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合作,由大学生志愿者发挥专业特长,根据家属提供的长相相近的近亲属照片,通过实地走访、聆听口述、老照片临摹、电脑模拟合成等多种方式,还原烈士形象,并由烈士的家属、战友对画像进行确认,提出意见,不断完善,直到家属认可最终确定为烈士遗像。

  园方根据前期排摸,将11位烈士画像中的难易程度进行排序,列在首位的是抗美援朝烈士蔡财根。去年初,项目组成员先后来到松江烈士陵园以及蔡财根生前发小现年89岁高龄的郑梦生老人和烈士儿子蔡德奎家中,聆听蔡财根烈士的参军故事、英勇事迹以及蔡德奎的不平凡人生路。

  经过3个多月的揣摩,项目组成员前后修改了十余稿,最终得以确认画像。当亲手将父亲的画像安在墓碑上时,做过几十年警察的铮铮铁汉蔡德奎眼里,泛起了泪花,对他而言,透过黑白的素描,“父亲”这个模糊的形象变得清晰起来,父亲的英雄形象终于重现。

  每一个寻亲故事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每一件烈士遗物,都是历史最好的见证。为了还原那些曾经被人遗忘的寻亲烈士的英雄事迹,用真实的、看得见的烈士遗物和有血有肉的鲜活故事来教育后人,从2019年寻亲开始,陵园就吹响了革命烈士遗物集结的“冲锋号”,举行了多场“烈士遗物和革命文物捐赠仪式”,共征集到10多位寻亲烈士的遗物100多件,革命文物120余件。有93岁的烈士嫂子珍藏了70多年的书信,有烈士牺牲前用一个锈迹斑斑的小铁盒装着的纪念章,有朝鲜战场缴获的美军毛毯等,每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曲折的经历和不朽的传奇。

  陵园还通过将寻亲征集的珍贵史料、亲历者的讲述以及家人回忆,制作成纪录片,从不同侧面呈现烈士生平,立体展示寻亲英烈的英雄形象,共完成9集《忆往昔 敬英雄》烈士人物微纪录片,抢救性地记录下珍贵的史实。同时携手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共同走访健在老兵、烈士战友等,进行“镜头下的红色传承”——寻找茸城“红”口述史记录拍摄,通过“快剪”、短视频等可视化技术进行云端传播,引导更多人从革命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

  江跃中/文

  山河永念慰先烈!上海各界崇敬先烈、关爱烈属蔚然成风

  今天,我们迎来第十个烈士纪念日。

  “这一天,人们将把最美的鲜花献给你,把最深的思念寄予你,把最高的敬意致以你——英雄烈士。你逝去了,但英灵不朽,山河永念。”近日,上海各界纷纷举办崇敬活动,缅怀致敬先烈,关心关爱烈属。

  市拥军优属基金会静安区会、市拥军优属志愿服务总队等举办“人民不会忘记”烈士纪念日主题座谈会 申卫星/摄

  抢救性修缮零散烈士墓

  9月26日上午,上海市白茅岭农场社区,在白茅岭烈士墓区域,开展“人民不会忘记英雄”烈士纪念日祭扫活动。

  白茅岭学校学生、白茅岭农场派出所、社区团员青年、各支部党员代表来到烈士墓区,聆听了烈士英勇事迹的宣讲,大家对烈士墓碑及周边区域进行清扫、整理,并敬献花束,表达对烈士的崇敬之情。

  全体人员向墓碑三鞠躬,默哀一分钟。

  今年6月7日,宝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拥军优属基金会宝山区会、上海白茅岭农场有限公司、宣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郎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利辛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以及江广杰烈士亲属5人、查宗权烈士亲属4人,一行前往白茅岭农场山坡上,在由宝山区会全额资助修缮一新的零散烈士墓前,开展集体祭扫。

  一个半月前,宝山区会根据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反映,由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应江广杰烈士家属请求寻找烈士墓,与利辛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郎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对烈士墓进行探访,发现烈士安葬在白茅岭农场。由于郎溪烈士陵园墓区已饱和,无法迁移集中安葬,商定对4座零散烈士墓就地修缮、保护。区局与郎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上海白茅岭农场进行联系,并委托上山进行勘察和确认有4座零散烈士墓。由于白茅岭农场历史沿革、资金缺乏、自然地理限制等多种原因,逾50年未进行修缮和保护,墓穴周围杂草丛生,破败不堪等现状。区局与区会沟通后,由宝山区会全额资助并按项目化援建程序,由区会委托白茅岭农场社管委组织落实修缮任务。

  白茅岭农场表示,今后将每年组织集体祭扫和缅怀活动,并对烈士家属异地祭扫提供服务。与会各方对由烈士寻亲引发的零散烈士墓抢修性修缮工作表示充分的肯定,烈士亲属对参与修缮的各方表示衷心的感谢。

  烈士故事深深打动人心

  “我的父亲魏智英,生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的一名飞行员。1970年8月,父亲在一次试飞任务中,遭遇空中两台发动机同时停车的危急情况,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毅然放弃跳伞逃生的机会,操作飞机成功迫降……”9月19日,在市拥军优属基金会静安区会、市拥军优属志愿服务总队、美丽园崇敬公益志愿服务联盟主办的“人民不会忘记”烈士纪念日主题座谈会上,烈士魏智英的儿子魏忠毅讲述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每个人的心。

  魏忠毅回忆说,由于父亲的英雄壮举,他被东海舰队政治部荣记一等功一次。尽管这次任务导致他身负重伤,落下了三等乙级伤残,但父亲始终情系蓝天,不久后又重新回到了自己无比热爱的战斗岗位。可惜在1976年3月12日,父亲在一次试飞任务中因飞机操纵系统失灵,光荣牺牲。“父亲一直是我人生的榜样和灯塔,是指引我不断前行的动力。尽管,他的牺牲对母亲和我们的家庭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但正因为有党和各级政府的关爱帮助,我们依然沐浴着祖国温暖的阳光茁壮成长、平安长大。父亲虽然牺牲了,但他用自己那宝贵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荣耀。”魏忠毅表示,先烈已逝,风范长存。他们的崇高精神将光照千秋,他们的光荣事迹将永垂青史。“希望我们大家都能牢记历史、努力工作,沿着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光辉历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另一位烈属姚利民也回顾了母亲许珠嫱为救同事,勇斗歹徒的过程。“1982年10月6日,当时担任上海市纺织局下属新光内衣染织厂党支部书记的母亲,在工厂与歹徒英勇搏斗,两位同事被救下来了,而我母亲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上海市人民政府评定我母亲为革命烈士。”

  市拥军优属基金会静安区会,还向静安区烈属赠送了由沪上退役军人团队壹键达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推出的慰问卡,可用于生活服务优待购物平台消费。市双拥艺术团拂晓剧团和小荧星艺术团,朗读了革命先烈诗抄等。

  续保“沪惠保”献崇敬关爱

  2022年度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为优抚对象集体参保的赔付案例中,“最高单次赔付金额高达19.15万元,实实在在为优抚对象解了燃眉之急。”在7月底集体参保之后,9月6日上午,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等举行2023年“沪惠保”暨赠险签约仪式,继续为部分烈属等优抚对象团体参保“沪惠保”。这是市拥军优属基金会连续第三年为部分优抚对象提供“沪惠保”团体参保服务。今年的帮扶惠及近1.5万人,规模与前两年基本持平。

  2021年,上海推出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沪惠保”后,市拥军优属基金会把为部分困难优抚对象提供团体参保纳入年度主题系列活动,涉及烈属、退役残疾军人、在乡复员军人、因公牺牲或病故的军人遗属等八类重点优抚对象。

  太平洋保险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30日,优抚对象申请理赔结案185人次,累计获得赔付金额超196万元,最高单次赔付金额19.15万元,人均申请理赔金额超1.05万元,远超全市人均申请理赔金额标准。

  市拥军优属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重点优抚对象团体参保“沪惠保”,是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做好新时期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重要决策部署,为优抚对象办实事的崇敬优待项目。从实施情况来看,这一项目实实在在地帮助部分优抚对象缓解了个人医疗费用的负担。在市双拥办指导下,今后,这将作为一个常规优待项目,持续做细做好,做出更大实效。

  江跃中/文

  弘扬烈士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市拥军优属基金会连续三年在烈士纪念日开展“人民不会忘记”主题活动

  9月15日,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金山区会会长曹云辉、副会长杨华明,带队走访慰问烈属并调研验收厨卫改造项目。曹云辉一行带着慰问信和月饼,先后来到烈属沈金司和姚桂华的家中看望慰问。

  从月初起,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便携手杏花楼公司共同出资,向全市所有烈属赠送了“嫦娥铁盒”月饼,表达中秋佳节的亲切问候和崇高敬意。

  据悉,以重点走访、全面慰问来表达崇尚英烈、关爱烈属之情,已成为市拥军优属基金会连续三年在烈士纪念日开展“人民不会忘记”主题祭扫活动前的常态之举。

  同步开展祭扫等活动

  今年烈士纪念日前夕,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和各区会,纷纷举办“人民不会忘记”主题系列活动,把崇敬、缅怀、铭记英烈作为自觉使命,弘扬烈士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在烈士纪念日期间,市拥军优属基金会协同各区会,重点安排“人民不会忘记”主题祭扫,组织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各分队,在全市76处烈士纪念设施,同步开展烈士纪念设施祭扫活动。与热心社会化拥军优属的网络企业合作,启动线上“守护英烈——向烈士献花”活动。

  基金会还组织上海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直属队、各区队、分队,总结交流组队两年的工作经验和体会,推动全市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

  本月上旬,发动社会人士捐赠资金和物品扩大“崇敬英雄”专项基金规模。基金会长宁区会组织烈属举办专场观影活动;浦东、杨浦、嘉定等区会分别开展“关爱烈属”公益活动,为部分烈属清洗油烟机,为烈属提供居家养老服务;黄浦、普陀等区会组织烈属、学生代表等,参观潜艇展览馆、顾正红纪念馆;宝山区会对“三属”子女开展助学活动;闵行、静安等区会配合支持做好“赓续红色血脉”烈士资料收集整理。

  配合“人民不会忘记”主题活动,市拥军优属基金会采取包船、线上预约方式,从9月26日至28日,连续三天推出服务烈属及其他优抚对象的“崇敬之爱”浦江游览看上海免费优待活动。

  营造浓厚的纪念氛围

  从第八个烈士纪念日开始,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就在上海市双拥办指导下,开展“人民不会忘记”主题祭扫活动,大力营造崇尚英雄、关爱烈属的浓厚社会氛围,今年已进入第三个年头。

  2021年的烈士纪念日,基金会等单位在龙华烈士陵园纪念地隆重举办以“人民不会忘记”为主题的“青春龙华”——烈士纪念追思活动,共同缅怀英烈,寄托哀思。一名90后网友代表,带来了给烈士的一封信《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深情地朗读道:“我们应该永远心怀感激,没有百年前的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百年后的我们。”著名钢琴家孔祥东演奏了他创作的钢琴曲《致敬英雄》。

  此前一天,基金会还向全市3700多户烈士家属发放社会募集的“烈士纪念日”慰问金。当日,基金会理事长周太彤来到黄浦区王孝和烈士家中送上慰问金、慰问信,副理事长范希平、薛晓峰、高菊兰也分别到长宁、徐汇、静安区的烈属家中慰问。

  2022年9月30日,第九个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基金会在龙华烈士陵园举办了第二个“人民不会忘记”主题祭扫。前一日,基金会在延安饭店举行“缅怀先烈、崇尚英雄”座谈会,由市拥军优属基金会与上海福寿园、上海永福园共同设立的“崇敬英雄专项基金”于当日签约,主要用于支持开展弘扬英雄模范事迹、挖掘征集红色史料等。

  今年是烈士纪念日创立的第十个年头,早在9月初,市拥军优属基金会及其志愿服务总队和各分队,就以极大的热忱组织了一系列不忘先烈、崇敬英雄专题活动。其中,从9月18日起的守护国旗、致敬英雄系列活动,由基金会及其志愿服务总队与中福会托儿所联合开展,为的是让孩子们从小就知晓今天的幸福从何而来。

  以“崇敬之爱”献爱心

  市拥军优属基金会不忘英烈、关爱烈属的举措,并不限于每年的烈士纪念日,而是贯穿于全年始终。烈士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在相关节假日坚持守护清洁烈士设施,还坚持以一系列暖心举措关爱烈属,向烈士致敬。今年农历正月十五,基金会以电影招待会的朴素传统形式,向驻沪部队官兵及来队家属、烈属等优抚对象代表传递爱心。

  基金会成立以来,以每年数十项关爱烈属的项目致敬英烈,服务烈属,增强烈属获得感、荣誉感。与光明集团联合实施的“光明营养计划”,更是覆盖全市所有烈属,向他们免费提供牛奶产品。

  基金会坚持加大红色文化宣传,近年来先后资助《前哨》《英雄儿女》等致敬英烈的红色历史题材话剧,每次演出都邀请烈属代表观看。此外,还资助反映陈尔晋烈士事迹的文艺作品《沧海桑田》创作。静安、虹口、长宁、宝山、金山等区会,结合本区烈属的需求,为烈属订阅了《新民晚报》。

  江跃中/文

  风雨无阻守忠魂

  全国首个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的故事

  低头默哀、敬献花篮、瞻仰墓区、聆听故事、颁授队旗……9月20日,上海市拥军优属志愿服务总队宁波银行上海分行直属队,在浦东新区高桥烈士陵园宣告成立。这也是上海市第20支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至此,全市76处烈士纪念设施实现了社会化队伍全时段守护崇敬的全覆盖,每处烈士纪念设施,都由设施本身建立的编内队伍和编外社会队伍共同守护。

  2022年9月30日,龙华烈士陵园上海市第二批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区队直属队祭扫活动 申卫星/摄

  “英雄先烈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每一方纪念碑、每一座烈士墓、每一段英雄故事,都是一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上海市拥军优属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张长东说,全国第一支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上海市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成立两年来,在市双拥办的指导下,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关心下,充分发挥基层社会化守护崇敬服务作用,努力做好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工作,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风雨无阻守忠魂。

  携手保护管理消除难点

  2021年9月30日,第八个烈士纪念日。上午,在龙华烈士陵园忠魂广场一棵“生生不息”的桃花树下,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一年级同学吴安妮,将她为革命烈士书写的寄语“缅怀先烈英灵,传承先辈精神与风骨”,悬挂在桃花树上,寓意着英烈虽逝,但精神仍指引后人继续前行。当天,上海市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在龙华烈士陵园成立,吴安妮和沪上一批大学退役军人、大中学生等,成为这支志愿服务者队伍的骨干成员。

  同年12月17日,首批上海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区队(嘉定、奉贤、虹口、浦东、黄浦、闵行)成立。2022年9月30日,市拥军优属基金会领导向徐汇、长宁、静安、普陀、杨浦、宝山、青浦、松江、金山、崇明10个区的区队及龙华烈士纪念馆、美团、阿里(上海)总部等3个直属队代表授旗。

  “近年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关于加强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的意见》《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管理维护总体工作方案》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实施了全国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程,有效推动了烈士纪念设施集中管护,烈士纪念设施总体面貌大幅改善。”据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副理事长范希平介绍,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现实中有一些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专门管护力量不足,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存有难点。“为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在上海市双拥办指导下,我们和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部门合作,动员统筹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化志愿服务守护作用,建立社会化守护服务队,与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部门携手,共同履行守护职责,不仅确保烈士纪念设施得到有效管护,也营造了崇敬英雄、缅怀英烈的良好社会氛围,更好地教育激励广大群众团结奋进新征程。”

  崇敬“聚沙”守护成新风尚

  1985年3月8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一次战斗中,来自上海长宁区的22岁副班长陈永平壮烈牺牲。部队党委追认陈永平烈士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记二等功。

  在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延安西路649弄——陈永平烈士家的弄堂里,有一块标注为“上海市烈士纪念设施”的纪念碑,纪念碑上镌刻着《陈永平烈士纪念碑文》。从2022年9月30日烈士纪念日起,每逢清明节、七一、建军节等重大时节,在陈永平烈士纪念碑前,总会有一群人默默地敬献鲜花、瞻仰碑文、祭扫烈士。这群人来自上海市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长宁区队,也叫“戎之情”军人服务社志愿者服务队。

  9月26日上午,高正才、诸洲、张健等3位志愿者,和兴华宾馆7名志愿者一起,来到陈永平烈士纪念碑前,深切缅怀。高正才警官将《陈永平烈士战地日记》和秦璞老师撰写的文稿,庄严地敬放在陈永平烈士纪念碑前,献花、鞠躬,缅怀烈士。

  长宁区队现有队员超过200名,来自社会四面八方,他们“聚沙”形成合力,投身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事业。

  2022年9月30日,上海市拥军优属志愿服务总队授予“戎之情”军人服务社“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长宁区队”的光荣旗帜,在长宁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市拥军优属基金会长宁区会的指导支持下,“戎之情”150名注册志愿者,成为长宁区谢晋元烈士、杜重远烈士、杨杏佛烈士、陈永平烈士4处纪念设施的守护崇敬者,担负起宣扬烈士事迹、开展主题祭扫、维护纪念设施等7项任务。

  “戎之情”微信公众号同步推送了烈士事迹简介和守护崇敬烈士活动信息,得到了热心市民广泛关注和踊跃参与。兴华宾馆杨老师第一时间和“戎之情”军人服务社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史富根联系,表示宾馆的志愿者希望加入守护崇敬烈士的志愿者服务行列。

  陈永平烈士的原长宁少体校同学、原上海市公安局警务驾校警官高正才,与史富根熟识,在朋友圈看到史富根转发的微信公众号内容后,也给史富根打来电话,期盼与“戎之情”一起守护崇敬烈士。高警官与陈永平同为长宁少体校篮球队队友,从小一起长大、一起打球,感情尤为深厚。在陈永平壮烈牺牲后的30多年里,高警官经常与昔日队友怀念陈永平烈士。在高警官的倡议带动下,队友诸洲、张健也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他们的班主任秦璞老师,还提供了他于1986年7月深情撰写的文稿《人们曾叫他郎郎——记陈永平烈士》。更难能可贵的是,秦璞老师还贡献了《陈永平烈士战地日记》电子文档(原稿保存在龙华烈士陵园),一共69篇战地日记、7600余字,真实记录了陈永平烈士的战地生活。

  这些文稿成为宣扬陈永平烈士事迹的生动教材。“戎之情”在志愿者微信工作群中公开发布,要求所有志愿者主动学习陈永平烈士事迹,并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连载推送,所有志愿者全部转发,让更多市民了解、崇敬、守护陈永平烈士,收到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学生、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退役军人和军属等,纷纷要求加入、共同参与守护崇敬。

  据上海市拥军优属志愿服务总队办公室主任陈惠云介绍,全市20支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已发展有数千名队员,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人士,正申请加入这支以守护崇敬引领社会风尚为己任的光荣队伍。未来,守护者队伍必将不断壮大。英雄不朽,守护不息,精神不灭。

  “分散加集中”守护不间断

  2022年1月25日,春节前夕,上海市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黄浦区队的队员、少先队员代表等,来到南京西路五卅运动纪念碑广场,开展守护崇敬活动,大家向纪念碑敬献鲜花,擦拭纪念塑像,向烈士表达缅怀、崇敬之情和弘扬烈士精神的信念。

  “烈士的奉献与功绩永远不能忘怀!”位育初级中学六年级学生叶子涵说,她和同学们在活动中对红色文化、烈士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国家的建设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黄浦区队队长金一昕律师介绍,该区队每月定期巡护烈士纪念设施,发现有破坏、损毁、侵占烈士纪念设施的,及时制止并且向有关部门报告;在七一、国庆节、清明节、劳动节、烈士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及重要战役纪念日等节点,组织开展各类纪念活动;以革命历史故事为生动教材,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等。“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烈士纪念设施具有历史价值、教育意义、纪念意义,是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我们一定要守护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守护崇敬中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经过两年的建设,守护崇敬志愿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浦东新区烈士纪念设施点多线长,10处烈士纪念设施分布于高桥、泥城、书院、老港、南汇、三林等地,单线连线距离达到270公里,由宗保保安服务有限公司40名清一色退役军人组成的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浦东区队,采取“分散加集中”的方式守护。每月的守护,依托宗保公司各区域部门实施。清明、烈士纪念日、冬至等重大时间节点,志愿服务队集中参加祭扫活动后,队员分赴各烈士纪念设施点守护祭扫。去年冬至期间,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人员感染达到一个高峰,但队员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开展守护活动,保证了守护不间断。

  奉贤区队一开始由奉贤江苏商会企业家组成,目前已发展到包括大中小学学生、退休干部、战斗英雄、烈士后代等社会力量参与的5支志愿守护队伍。建立志愿守护制度,对全区5处纪念设施守护全覆盖。45岁的企业家韩佩伦是服务队队长,每个月末,他会和队员们分组来到奉贤烈士陵园、李主一烈士纪念碑等烈士纪念设施,擦拭墓碑、清扫环境。清明节和烈士纪念日,他会积极组织祭扫活动,带领更多群众向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表达敬意。他说,“每次祭扫、志愿服务对我们而言都是一次提醒,不忘先烈的丰功伟绩,牢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兢兢业业、奉献力量。”

  青浦区队联合重固镇城市建设管理事务中心、重固镇福泉山文旅公司、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重固镇福兆居委会等单位结对在福泉山遗址景区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祭扫活动。重固镇城市建设管理事务中心通过以党建结对开展守护崇敬志愿服务,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进一步做好城建中心各项服务工作,受到居民称赞。

  擦亮“名片”支持国防建设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在公众号、微博、志愿者网、博雅网等发布招募信息,开设了三个类别的志愿者岗位(讲解、公共服务、宣发);根据志愿者的年龄、特征、兴趣等,建立了6支小分队(劳模、红肩章、迷彩魂、小龙人、银龄、智龄),吸引优秀志愿者加盟。如今,已拥有千名志愿者,志愿者担任讲解服务已蔚然成风。

  在做好祭扫、守护的同时,龙华烈士陵园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还积极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价值,在今年的“携手志愿行 奋进新时代”学雷锋主题活动中,志愿服务队联合多家单位,借助主题祭扫、公益讲座、便民服务、爱心募捐等多种形式,搭建志愿活动的平台,将雷锋精神与龙华英烈精神有机结合,培养志愿服务的“种子”,鼓舞当代青少年做有理想、有情怀、有信仰、有担当的雷锋精神的践行者。邀请武警上海总队执勤四支队七中队的红肩章志愿者,向社会大众提供超声波清洗、理发、量血压等便民服务,助力营造和谐共建、互助友爱、奉献于行的浓厚氛围。

  英烈是闪亮的“名片”,擦亮“名片”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烈士纪念设施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队创新守护崇敬模式,不断延伸志愿服务内涵,提升服务价值。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徐汇区队,在队长、上海市“最美退役军人”兰云科的带领下,坚持常年守护区内的烈士纪念设施,还将崇敬烈士的情怀,化作全力支持国防军队建设的实际行动。兰云科在他担任董事长的上海才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设立了上海市首批之一的退役军人服务站点,里面有老兵读书室、咖啡屋,还有爱心驿站、谈心室等。服务站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海军军医大学、海军某训练基地、武警上海总队某机动支队、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机关及其训保基地和80余个消防站,累计106个站点(单位),保障全天三餐伙食。公司拨出300余万元专项经费,为海军某新训大队官兵,每天增加一个鸡蛋,让官兵营养有保障,训练有热情。每年的八一建军节前,公司总要出资30万元,为驻沪解放军某特战旅、武警机动某支队、海军某消磁站等部分队,赠购一批训练器材护具、防暑降温药品、防疫消杀物资和日常生活用品。

  浦东区队帮助整理960份烈士档案。队员们说,整理烈士档案是一项工作,更是一份责任,也是一次受教育的过程。“每一份档案,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记录,也是一个个为国家为人民牺牲的鲜活生命,让我们更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江跃中/文

  最崇高的敬意 最深切的缅怀

  七十六处烈士纪念设施背后的故事

  烈士纪念设施是中国革命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见证,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纪念、缅怀英雄烈士,传承和弘扬烈士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发扬红色传统、凝聚奋进力量的生动课堂。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是上海文化的重要组成。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现有在册烈士纪念设施76处。这76处纪念设施的类型以陵园、碑、馆为主,此外还有雕塑、塔、墓地,分布在全市16个区,2022年,全年祭扫参观人次达130万。

  2021年,在市双拥办指导下,市拥军优属基金会建立了首批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他们协助烈士纪念设施的日常维护、巡查、清洁、整理,并在重要纪念日组织志愿者开展祭扫守护活动。此后,越来越多社会力量汇集志愿服务,用不同的方式和同样的真诚,为社会化拥军优属构筑起明亮“底色”。9月20日,上海市拥军优属志愿服务总队宁波银行上海分行直属队,在浦东新区高桥烈士陵园成立。这也是上海市第20支烈士纪念设施崇敬守护志愿服务队。至此,76处烈士纪念设施实现了社会化队伍全时段崇敬守护全覆盖。

  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翠柏苍松,堪慰逝后英灵。76处烈士纪念设施的每一次祭扫、每一次志愿服务都是一次提醒,不忘先烈的丰功伟绩,告慰烈士,不负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力量。

  解敏 江跃中/文

  神圣的地标

  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中国从苦难到奋发的历史中,无数英雄儿女为民族复兴而前赴后继、艰难求索。多少志士仁人牺牲了宝贵的生命,用生命谱写了中华民族的英雄壮歌。

  英灵不朽,山河永念。全国第十个烈士纪念日即将到来,让我们走进申城各处烈士纪念设施,看望英烈、祭扫缅怀,把最美的鲜花、最深的思念、最崇高的敬意,致以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中奋勇献身的英雄烈士!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

  徐汇区龙华西路180号

  龙华烈士陵园分为广场仪式区、龙华烈士纪念馆、英烈祭奠区、遗址遗迹区四块功能区域。

  龙华烈士纪念馆馆内展览《英雄壮歌——上海英烈纪念陈列展》集中展现了257位与上海城市革命、建设、发展紧密相关的英烈的事迹。英烈祭奠区由无名烈士墓、烈士墓区及烈士纪念堂构成,安息着1737位革命烈士,其中,纪念堂609位、烈士墓857位,无名烈士墓271位。在龙华地区牺牲和安葬的烈士有许多是中国革命的先驱,包括罗亦农、赵世炎、杨殷、彭湃以及龙华二十四烈士等。

  龙华烈士陵园由市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龙陵直属队负责巡视守护。

  宝山烈士陵园

  宝山区宝杨路599号

  在解放宝山的战斗中,有近4000名解放军指战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占整个上海战役牺牲烈士的一半。宝山烈士陵园墓区内共安葬着1886名解放上海的烈士遗骸。在陵园纪念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座高16米的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北侧是热血丰碑——解放上海烈士英名墙。英名墙由弧形主墙体和4块旗状分墙体组成。弧形主墙体正面是巨型浮雕,背面铭刻着为解放上海而壮烈牺牲的7916位烈士的英名。4块旗状分墙体正面分别雕刻着解放军指战员及支前民工形象,背面镌刻着宝山各个革命时期牺牲的401位烈士的英名。

  宝山烈士陵园由市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宝山区队负责巡视守护。

  高桥烈士陵园

  浦东新区欧高路钟家弄78号

  陵园共安葬烈士1619名,包括为解放高桥而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军、三十军烈士以及解放上海战役中牺牲在浦东高东、高南、洋泾等处的烈士。高桥烈士陵园保护范围内,建有“八一”雕塑、纪念广场、烈士纪念碑、两个大型浮雕、十二幅中型浮雕、烈士墓区、烈士英名墙、大型水幕墙和上海战役浦东纪念馆。“八一”雕塑由“八”“一”两字组成,“八”字呈两把钢枪的形状,枪托内侧分别是激烈的战斗场景和欢庆胜利的画面,“一”字横跨于两把钢枪中间,上面刻有五星、鲜花和一组解放军战士的头像。

  高桥烈士陵园由市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宁波银行上海分行直属队负责巡视守护。

  五卅运动纪念碑

  黄浦区南京西路231号人民公园北端

  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此碑是1985年由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总工会为纪念在五卅运动中殉难的烈士所建。纪念碑的碑体、基座等都是采用泰山一麓的花岗岩,代表着烈士的牺牲重于泰山。纪念碑正中是高15.6米、宽21米、重达50吨的不锈钢雕塑,其辐射状的造型恰好构成“五卅”二字。透过主体雕塑,可以看到后方是一座高3米、宽4米的青铜雕塑,由两个不屈不挠的工人形象组成,表现了中国工人阶级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

  五卅运动纪念碑由市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黄浦区队负责巡视守护。

  顾正红纪念馆

  普陀区澳门路300号

  顾正红烈士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5月15日,他带领工人冲进内外棉七厂要求复工时遭到日本资本家枪击刀砍,2日后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他的牺牲点燃了上海工人的反帝怒火,成为了“五卅运动”的导火索。

  顾正红纪念馆由纪念广场、馆内陈列、顾正红烈士殉难处组成。纪念广场竖立顾正红塑像和纪念“五卅”运动大型浮雕。馆内展现顾正红烈士生平事迹和“五卅”运动这一重大事件。馆后方竖立“顾正红烈士殉难处”纪念碑。

  顾正红纪念馆由市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普陀区队负责巡视守护。

  李白烈士故居

  虹口区黄渡路107弄15号

  李白烈士(1910—1949)是我党情报战线上的一位无名英雄。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来到上海,长期从事党的秘密电台工作。1949年5月7日深夜,离上海解放不到20天,李白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于浦东戚家庙,年仅39岁。

  李白烈士故居是李白最后居住、工作和被捕的地方。故居一、二楼为展厅,介绍了李白的成长经历以及与敌人斗争的光辉事迹。三楼为李白烈士生前居住地场景复原,再现李白烈士生前战斗、生活的场景。

  李白烈士故居由市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虹口区队负责巡视守护。

  红色泥城主题馆

  浦东新区南芦公路1887号

  泥城,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30年发生过闻名全国的泥城农民武装暴动,创建了临时苏维埃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二军第一师。1938年,建立了南汇县第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队伍——南汇县保卫团第二中队。1940年起,这里又有诸多抗日勇士分批奉命南渡浙东,为开辟浙东抗日根据地作出重大贡献。泥城孕育出了赵天鹏、沈千祥、周大根、姜氏兄弟等97名革命烈士。红色泥城主题馆展现了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各个时期泥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

  红色泥城主题馆由市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浦东新区队负责巡视守护。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

  虹口区多伦路201弄2号

  1930年3月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革命文化团体——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宣告成立。纪念馆一楼为成立大会原址。馆内通过陈列的300多张图片、400多册旧版书刊杂志、100多件/套左联盟员使用过的实物和10个多媒体装置,不仅再现了左联的活动历史,而且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剧联、美联、社联及电影小组的活动,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左翼文化运动史。纪念馆还建有左联五烈士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的塑像,他们均于1931年1月在东方旅社被捕,2月牺牲在上海龙华。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由市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虹口区队负责巡视守护。

  沪西革命史陈列馆

  普陀区曹杨路520号

  沪西是上海最早建立近代工业、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沪西革命史是近代上海革命历史的缩影。从1919年沪西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到1949年上海解放,沪西地区涌现了一大批革命志士,他们为国为民前仆后继,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不怕牺牲和顽强拼搏的光荣革命传统——沪西魂。沪西革命史陈列馆包括刘华烈士纪念塑像、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大型群雕及沪西革命史史料展陈主馆。

  沪西革命史陈列馆由市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普陀区队负责巡视守护。

  外冈游击队纪念馆

  嘉定区恒谐路999号

  纪念馆位于外冈游击队发源地嘉定区外冈镇杨甸村。1938年2月,青年中医吕炳奎拿起枪杆子,成立了杨甸民众抗日自卫队(后称“外冈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纪念馆设主体建筑和吕炳奎旧居各一幢。整个馆区共分仪式广场、游击队史料陈列馆、百草园、吕炳奎同志旧居和游击队之路五个部分。游击队史料陈列馆生动再现了当年外冈游击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抗日、英勇战斗、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光辉事迹。

  外冈游击队纪念馆由市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嘉定区队负责巡视守护。

  邵晓艳/‍手绘

  上海76处烈士纪念设施总览

  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

  1.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 徐汇区龙华西路180号

  2.高桥烈士陵园 浦东新区欧高路钟家弄78号

  3.宝山烈士陵园 宝山区宝杨路599号

  市级及以下烈士纪念设施

  浦东新区

  4.川沙烈士陵园 华夏东路2575号

  5.南汇烈士陵园 康沈路1646弄58号

  6.三林烈士陵园 三鲁公路7681号

  7.盐仓镇革命烈士纪念碑 浦红西路与祝惠路交叉口西南200米(盐仓安息堂内)

  8.李白等十二烈士就义纪念地 锦绣路1001号世纪公园2号门内小山坡上

  9.红色泥城主题馆南芦公路1887号

  10.南汇革命纪念园 杞青路1717号福寿园海港陵园内

  11.书院烈士纪念碑 杞青路1717号福寿园海港陵园内

  12.林达、杨定烈士墓 东港公路与中港机口路交叉口老港公墓内

  黄浦区

  13.王若飞烈士纪念像 中山南路1551号三山会馆内

  14.五卅惨案烈士流血处 南京东路765号

  15.五卅运动纪念碑 南京西路231号人民公园北端

  16.茅丽瑛烈士遇害处 南京东路120号

  17.茅丽瑛烈士塑像 思南路37号

  18.梁仁达烈士遇害处(原劝工大楼遗址)南京东路334—382号

  19.韬奋纪念馆 重庆南路205弄53号-54号

  20.秦鸿钧金神父路电台旧址 瑞金二路148号三楼

  21.法电六烈士纪念堂 重庆南路275号上海巴士第四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裙楼一号楼底楼

  静安区

  22.李林烈士雕塑 北京西路919号上海市爱国学校内

  23.殷夫纪念广场 威海路681号民立中学内

  24.宋教仁墓 共和新路1555号闸北公园内

  徐汇区

  25.五卅纪念柱 广元西路55号上海交通大学内

  26.史霄雯、穆汉祥二烈士之墓 广元西路55号上海交通大学内

  27.杨大雄烈士纪念碑 广元西路55号上海交通大学内

  28.上海交通大学英烈群雕 广元西路55号上海交通大学内

  29.上海公安博物馆英雄烈士馆 瑞金南路518号

  30.邹容纪念馆、邹容墓 华泾路868号、华泾路1018号

  长宁区

  31.陈永平烈士纪念碑 延安西路649弄弄堂口

  32.省吾中学陈列馆 长宁支路315弄2号省吾中学内

  33.杨杏佛烈士墓 虹桥路1290号上海市万国公墓名人墓园A区2号

  34.杜重远烈士墓 虹桥路1290号上海市万国公墓名人墓园A区3号

  35.谢晋元烈士墓 虹桥路1290号上海市万国公墓名人墓园A区5号

  普陀区

  36.谢晋元铜像 新村路2169号晋元高级中学内

  37.沪西革命史陈列馆 曹杨路520号

  38.顾正红纪念馆 澳门路300号

  虹口区

  39.李白烈士故居 黄渡路107弄15号

  40.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 多伦路201弄2号

  41.五卅烈士墓遗址纪念碑 株洲路新同心路路口

  杨浦区

  42.费达夫烈士雕塑 霍山路520号,塑像近荆州路42号校门

  43.王根英烈士故居遗址纪念碑 周家嘴路通北路口

  44.同济大学学生运动纪念园烈士纪念地 四平路1239号校园内

  45.邱少云烈士雕塑 黄兴路1980号少云中学内

  46.刘湛恩烈士雕塑 军工路516号上海理工大学内

  47.王孝和烈士雕塑 杨树浦路2800号

  宝山区

  48.罗店红十字纪念碑 罗太路382号

  49.徐克强烈士塑像 淞良路300号淞南公园内

  50.公交三烈士纪念雕塑、纪念馆 淞行路377号国江路公交停车场内

  闵行区

  51.闵行区烈士陵园 临春路388号

  52.顾振烈士纪念馆 召稼楼古镇礼园内

  53.闵行文化公园烈士纪念地 漕宝路2001号闵行文化公园内

  嘉定区

  54.嘉定区革命烈士陵园 塔城东路486号

  55.廖家礽烈士墓 沈石路169号

  56.外冈游击队纪念馆 恒谐路999号

  金山区

  57.金山区烈士陵园 漕泾镇东海村镇南2042号

  58.李一谔烈士陵园 金山卫镇农建村长春10组

  59.金山公园无名烈士墓 朱泾镇金山公园内

  60.陆龙飞烈士墓 林园路168号枫泾公墓内

  61.三十三烈士牺牲地纪念碑 沪杭公路漕泾段张家沙公交站向南500米

  62.金山区见义勇为教育基地 亭卫公路恒康路路口

  松江区

  63.松江区烈士陵园 车墩镇联络公路753号

  64.消防烈士纪念园 车墩镇联络公路753号松江区烈士陵园内

  65.吴光田烈士墓 岳阳街道菜花泾96弄

  青浦区

  66.青浦区东乡烈士陵园 华新镇火星村60号

  67.青浦区西乡烈士陵园 练塘镇老松蒸公路4656弄49号

  68.仓桥烈士纪念塔 夏阳街道祥龙居委会青安路东侧

  69.谢石关烈士墓 朱家角镇沈巷社区安庄村南横港边

  奉贤区

  70.奉贤区烈士陵园 金钱公路3030号

  71.赵天鹏烈士纪念碑 文鹏路169号四团中学内

  72.李主一烈士纪念碑 川博路100号曙光中学内

  73.北宋抗日烈士纪念碑 大叶公路8662号(北宋村五组)

  74.庄行暴动烈士纪念碑 庄行镇红十字路(庄行小学后)

  崇明区

  75.崇明区烈士馆 新河镇新开河路279号

  76.大新烈士公墓 竖新镇跃进村1016-1号

  20个上海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职责分工

  16个区队:负责巡视守护本区烈士纪念设施。

  4个上海直属队:美团上海直属队、阿里上海直属队参与全市烈士纪念设施巡视守护;宁波银行上海分行直属队负责高桥烈士陵园巡视守护;龙陵直属队负责龙华烈士陵园巡视守护。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