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追寻设计中的纽带与秩序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万家琪     编辑:吴南瑶     2023-10-01 12:43 | |

前不久,亚洲当代艺术家联盟举办了线上展览“无形空间”,旨在探讨在日益关注物质主义的世界中,关于生活中无形空间的神秘领域。展览邀请来自不同背景的艺术家来揭示不同纬度下的视觉与精神空间,通过弥合可见与不可见、有形与无形之间的鸿沟,来加深对存在和空间的理解。展览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数百位艺术家的作品,在甄选出的9件作品中,来自上海的新锐设计师朱依劼的作品格外引人注目。

在名为“嘘”的设计作品中,她深入探索了患有厌食症者的内心世界,通过一系列抽象的星球来展现他们的经历。这些天体反映了个体经常面临的社会压力和个人挣扎,从身体外观的期望到家庭内部的关系动态。当观众沉浸在这个星系中时,他们会从一种宁静感过渡到深刻意识这些个体面临的多重挑战,在此动态的过渡中,观众也将飘渺的叙事星体具象化为切实的问题。

作为一名从事平面设计工作的90后优秀年轻艺术家,朱依劼的作品始终保持着一种沉着创作下的多元叙事。她并不仅仅满足于创作,她相信,真正的艺术不只是艺术家的表达,还需要观众的参与和理解。朱依劼强调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艺术家、作品和观众,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的系统,每一方都在不断地影响和被影响。

从小,朱依劼便热衷于绘画,辗转于画室、创意比赛和各种规模的展览之间。在情感充沛、追求纯粹的自我表达的青春时期,画笔是她宣泄情感的工具。她所有的情感,不论是直接的还是被隐藏的,都在色彩间被热烈地表达。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开始对于纯粹的、无拘无束的自我表达产生了质疑:“这就好像是在无边际的大海上航行,虽然你可以自由地前行,但同时也失去了参照,感觉自己似乎迷失在这片海洋中。那种创作上的绝对自由,反而变得像是一道枷锁。”

为了摆脱那道创作的束缚,朱依劼于2013年凭借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华东师范大学设计专业,专攻产品设计。她开始深入地思考观众在她艺术作品中的角色和价值。在两年的学习中,产品设计中的用户前期研究逐渐成为她设计思路中的核心元素。她坚信,艺术的灵魂不仅仅来源于艺术家,更是观众与艺术家共同创造出来的。朱依劼在研究生阶段进入了帕森斯设计学院。这一阶段,新媒体技术深深吸引了朱依劼。与传统的、需要细致揣摩的绘画不同,科技与工具相结合所呈现出的美学让她为之着迷。她致力于寻找和观众的纽带和其中永恒的秩序,这样的热忱也为她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平面设计师奠定了基础。

谈到自己接下来十年的职业生涯,朱依劼分享到,在瞬息万变、充满活力的纽约,很难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然而,回想起过去多年在设计领域的坚持与努力,她深信自己十年之后仍将致力于现在的领域。朱依劼期望自己不仅能持续为用户呈现卓越的平面设计,也能在与观众的深厚连接中,完成一种持续进化的美学秩序。(万家琪)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