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为一个人 逛一座城 | 罗玉君旧居在永嘉路上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沈琦华     作者:沈琦华     编辑:蔡瑾     2023-10-18 10:56 | |


  

罗玉君,著名翻译家,译有司汤达的《红与黑》、雨果的《海上劳工》、莫泊桑的《我们的心》、大仲马的《红屋骑士》等文学著作,笔调从容流畅,遣词精当优美,信、达、雅兼备。

永嘉路555号是罗玉君旧居,这栋三层砖木结构的老建筑建于1932年。

译就《红与黑》

图说:罗玉君历时十多年译就《红与黑》 来源:网络

1925年,18岁的罗玉君离开老家四川岳池,考入重庆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一年之后,她考入上海的大夏大学,1928年毕业之后赴法国巴黎大学深造,1933年以优异的成绩荣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1932年1月至1933年10月,她在巴黎大学东方语言学院任助教。当时,巴黎大学著名心理学专家乔治·杜马教授向罗玉君推荐了《红与黑》,这也是她与这本书的缘起。

罗玉君在法国留学时就开始翻译法国文学作品,译就《红与黑》前后却历时十多年。在战乱的漂泊中,罗玉君一直把《红与黑》的原文同译稿带在身旁。这个罗玉君口中“患难中养育的孩子”,在1947年夏天具备了雏形,而后她又花费一年时间,进行校对和部分的抄写。“每天写得腰酸,每天写得手软,写得朵朵黑云,从我眼前飞来飞去”,最后才将这个难产的孩子“哺育成人”。

1954年,罗玉君的《红与黑》译本由上海平明出版社出版,短短几年累计的印刷数量超过100万册。可以说,中国读者对这部经典著作的认知都是从罗玉君翻译的《红与黑》开始的。在译本中,罗玉君描写的追求进步、民主的于连的形象,可以看成是当时经历过战火硝烟、国家初建、百废待兴的中国读者的一种情感需求。

《红与黑》的译本出版后,罗玉君还翻译出版了乔治·桑的六部作品,包括《魔沼》《弃儿弗朗沙》《小法岱特》《祖母的故事》《说话的橡树》和《安吉堡的磨工》。她还撰文《乔治·桑和她的作品》,推荐乔治·桑的作品,掀起了乔治·桑在中国译介的小高潮。改革开放后,身体状况欠佳的罗玉君又翻译了乔治·桑的《比克多尔堡》和《印典娜》两部译作。据说,她曾有意翻译30部左右乔治·桑的作品,形成《乔治·桑全集》,并打算撰写《乔治·桑传》,这些愿望最终未能实现。

学者型翻译家

图说:永嘉路555号 新民晚报记者 金晶 摄

1933年底,罗玉君决定与从事天文学研究的丈夫李珩从法国回国。此后,她先后任教于多所高校,历任山东大学、成都华西大学、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据说是当年中国国内最年轻的女教授。

1951年,罗玉君随丈夫回到上海,成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专门教授外国文学。重回母校的罗玉君倾注了极大的精力与心血在教书上,引领学生走进外国文学的世界,热心指导他们的写作和翻译。同时,她继续潜心译书、研究文学。1986年上海翻译家协会成立时,罗玉君当选为理事。

上世纪60年代,罗玉君与丈夫李珩居住在永嘉路555号。这栋法式花园洋房建于1932年,占地面积630平方米,三层砖木结构,红瓦坡顶。外墙采用鹅卵石砖面,铺满黑色砾石,局部以清水红砖勾缝面板装饰,红色的四坡转折屋顶,屋檐和墙面上装饰着红砖。南面设有圆弧形的小阳台,半圆锥形水泥底托,阳台上有漆成红色的铸铁栏杆,上面的花纹弯曲成常春藤叶子的形状。半露的木结构,鹅蛋形的窗框,木头的百叶阳台门,门厅铺设彩色马赛克地面,建筑内部至今保存尚好。整幢建筑以简单的红黑两色组合。

新民晚报记者 沈琦华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