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快评|为何会“消失在朋友圈”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厉苒苒     编辑:赵菊玲     2023-11-06 14:37 | |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的内容有了变化。近日,一则“为什么好多人都消失在朋友圈”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产生共鸣的原因出奇一致:一打开朋友圈,不是“打广告”就是“工作动态”,真正分享生活日常的寥寥无几。肉眼可见,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发朋友圈了。

图源:东方IC

微信已经成为现代数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这个线上社交主阵地,为何“消失在朋友圈”的现象愈演愈烈?

“消失在朋友圈”,一部分原因是微信的属性所决定的。作为圈层传播的主要阵地,微信好友数量呈现倍数增长,有的作为“点赞之交”登场,有的只是见过几次面的陌生人,这直接导致亲密朋友交流的空间发生了质变。比如,发布的内容被别人截图,如果流传到公共社交平台,再加持个人身份,一些原本私人化的想法或者观点,容易被放大或断章取义。出于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消失在朋友圈”便显得情有可原了。

“千人千面”,怕信息被误读,或许是不少人“消失在朋友圈”的关键原因——把快乐分享错了人,就成了显摆;把难过分享错了人,就成了笑话。

此外,微信的工作属性越来越强,因工作关系等加上的好友不少,这些人成为朋友圈“最熟悉的陌生人”。固然,可以对朋友圈设置分组、标签,但既然发朋友圈这么麻烦,有的人索性不发,也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更多人放弃朋友圈,则是因为朋友圈已成为广告阵地,“格格不入”感让他们渐渐“冷落”朋友圈。与其天天盯着手机刷广告,不如享受当下。

“消失在朋友圈”之所以让不少网友心有戚戚焉,是因为折射出了公众对数字时代人际关系的重新审视。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网络空间个体表达的渠道、深度与定位本来就在不断变化。为自己减负,发或不发朋友圈,人们有权利为自己选择表达方式。

厉苒苒/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