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了杭州一个有名的茶器市集。某日器名家画的小杯子,一模一样的两只,一只开价800元,另一只仅300元。不明其理者,买了便宜的便以为捡了大漏,不料在不经意间已陷入风险。
800元的杯子是有“共箱”的。所谓“共箱”,就是杯子的原包装盒。日本瓷器名家是极讲究的。在杉木箱面上不仅写明制杯的年份,还会有亲笔题签的落款。这就等于上了一道“双保险”——杯子是真品无疑了。而300元的只有裸杯一只,没有了“出生证明”。商家分明晓得这是硬伤,便自砍一刀,以示讨好之意。只不过,现在这种名家的杯子仿品太多,来路不明者即使再便宜,也不要轻易下手。这可是有很多血泪教训的。
关于消费,我一直对“只有错买,没有错卖”这句话深信不疑。除去以次充好、哄抬价格的那类奸商,如果两件商品看上去相似,价格却天壤之别,那就应该好好想想为什么。这当然也是考验一个人思辨能力的绝佳时期。
巨大的价差背后一定藏着一些难以弥补的鸿沟。这就像有的红酒虽然葡萄品种和酿制工艺都完全一样,但所谓“经典年份”的红酒价格就可能比其他年份的红酒翻上几倍。还说年份,同样是云南勐海布朗山老班章的那几棵古树普洱茶,二十年的老茶价格应是新茶的十倍。
由表面上的价差,进而探究商品背后存在的这些“鸿沟”,这恐怕正是购物消费的一大乐趣吧。有一段时间我对古籍善本很有一些兴趣,却发现同样的《红楼梦》,不同版次,价格差别极大。为了避免“只有错买,没有错卖”,我便对《红楼梦》版本进行了一些梳理,发现其中确实讲究很多,不同版本的内容还有较大差异,有时只有不同版本的相互补充印证,才能看到一些全貌。难怪版本也能成为一门学问,人称“版本学”。
现在都在强调要“明白消费”。在我看来,这不仅是指商家要明码实价,还指消费者也要买得明白。马克思不是说了吗,价值决定价格。一个商品的贵贱必由其内在实质来决定,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而如探案研究一般,区分良莠,搞清货色,再决定是否购买,这其实是相当有意思的一件事。有时甚至比消费本身更有意思。
当然,我鼓吹“一分价钱一分货”,并不是要否定所谓“捡漏”的存在。“捡漏”的机会当然是永远都有的,只是这样的机会在人人都想捡漏的今天,正在变得越来越像一个传说。而且捡漏的门槛也在提高,没有更加敏锐的眼光和判断力,想捡商家的漏很有可能变成被商家捡了漏。
与其一门心思“捡漏”,还不如花一些精力去找找“平替”。虽然价值决定价格,但同样价值的商品,工艺不同,成本有异,渠道有别,价格有时会差得很大。这种在化妆品上会比较常见。只是,现在“平替”又成为了商家很喜欢用的一种宣传语,就和“天花板”一个样。“平替”说多了就有“攀附”之嫌,到底能不能平替,这都需要甄别。
所以有人说,消费,是城市的一门功课。这是千真万确的。不断研究、甄别、比较的过程,就是对城市的理解不断加深的过程。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会觉得生活在这座城市其实是很美好的。(郦亮)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