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新民汇 > 正文

亚行与饿了么举办“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共探生态环境保护创新路径

来源:新民网     编辑:张晓     2023-11-30 15:45 | |

  11月28日,由亚洲开发银行与饿了么联合主办的“数字平台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活动邀请到政府部门、国际组织、海内外高校、行业协会、数字平台一线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如何以创新应对生态环境挑战。

  当日,饿了么还响应由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推广“以竹代塑”的行动号召,与阿里云能耗宝、浙江山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竹制餐具推广达成战略合作。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二级巡视员杨尚宝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二级巡视员杨尚宝在研讨会上表示:“绿色发展就是中国式的可持续发展。希望平台充分发挥连接生产侧与消费侧的节点性作用,在相关的研究探索过程当中,把绿色发展和数字经济、产业数字化结合起来。”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周军

  “很高兴看到饿了么作为上海本地的即时电商平台,率先创新推出中国外卖行业首个消费者碳账户,”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周军表示,“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正在建设覆盖全社会、多行业的碳普惠平台,我们也非常欢迎社会各方一起开展多渠道、多方式的合作,共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推进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亚行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与发展影响局局长朴之水(Albert Park)

  亚行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与发展影响局局长朴之水强调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需要大家一起行动,包括在座的各位政府、企业、经济学家、研究人员和消费者。并且我们不能独立做这个工作,必须协同合作。基于我们所有人参与意愿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地更有效率地解决这些问题。”

饿了么总裁方永新

  饿了么总裁方永新认为数字平台可以在可持续发展的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除了自身减碳之外,更重要的是把绿色理念、技术能力、组织能力以及设计能力能够影响和传递给更多的生态伙伴和第三方。”

  今年9月,《科学》杂志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刊发了香港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东京大学以及亚洲开发银行研究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

论文作者参观饿了么总部

  该论文基于饿了么平台改动餐具选择用户界面这一绿色助推实践,研究了其对于一次性餐具消费和减少塑料垃圾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外卖应用程序下订单时默认选择“不使用餐具”,并奖励那些选择不使用塑料餐具的顾客,可以显著减少一次性餐具的浪费。

  值得一提的是,饿了么为选择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的消费者建立的反馈激励机制,并非仅有经济上的奖励,也包括了16g的蚂蚁森林绿色能量,以及背后由企业捐资支持植树造林的生态价值。就如同science为该研究设计的封面按语:“小女孩步履向前,不断采撷绿色能量,终将其化作一棵参天大树。”

  活动当日,饿了么进一步以绿色助推的理念,响应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推广“以竹代塑”的行动号召,与阿里云能耗宝、浙江山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竹制餐具推广达成战略合作。

  去年,中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倡议旨在深化全球发展合作,发挥竹子在减少塑料污染、代替塑料产品方面的突出优势和作用。今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在此背景下,饿了么将依据合作备忘录,联合生态伙伴从四个方面着手推广“以竹代塑”。首先,饿了么将与阿里云能耗宝共同开展外卖消费中“以竹代塑”行业的碳足迹专项项目,组建工作组,依托阿里云能耗宝碳足迹核算平台对其展开碳足迹核算;其次,碳足迹核算结果及认证将被纳入饿了么碳账户体系,由此鼓励平台上商家和消费者使用竹制餐具;再次,饿了么将在App上对于使用竹制餐具的商家进行标注,给予消费者更充分的选择权;最后,饿了么将与以浙江山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生产企业合作,建立竹制餐具供应商库,为平台商家提供产销对接服务,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饿了么资深副总裁肖水贤表示,饿了么将继续以“与生态共进”的理念推动“以竹代塑”行动,并基于碳账户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更多商家与消费者参与。同时,饿了么将与阿里云能耗宝进一步深入合作,并随时准备将相关探索成果与行业分享。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