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评 > 正文

新民艺评丨如果我看45分钟《新生活》就退场……人生又将何去何从?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邵泽辉     编辑:沈毓烨     2023-12-07 16:36 | |

暌违已久的柏林戏剧节作品再次来到中国,首先上演的剧目是《新生活:我们终将何去何从》,导演克里斯托弗· 卢平是德国当下炙手可热的舞台剧创作者,1985年出生的他还不到40岁,但隐约间已显露出欧洲剧坛“大师级”导演的潜质。2019年他携布莱希特的早期作品《夜半鼓声》到北京演出,就曾引起国内戏剧界的瞩目和讨论。

很久没看欧洲来的原版话剧了,演出开始后令人精神振奋很久——观众席的场灯一直开了至少一个小时,给观众席也造成了紧张感。我心想,这算是今天从外国同行的戏里学到的一种调动观众情绪的有效手段。           

两男两女四个演员,在开演前就坐在舞台最深处看着观众进场,还很随意的走动和交流。虽然是在镜框式剧场里,但“第四堵墙”从一开始就砌不起来了。舞台右前位置放着一架钢琴,琴键冲着观众,让人期待着演奏;地板上一圈一圈的白色同心圆铺满了多半个台面;左侧舞台的前区放着一个大号人字梯并挂着一个窗框,后区则有一个巨大的鼓风机。整个舞台空间的设置,让人感觉到欧洲当代戏剧的“腔调”扑面而来。

剧情取材于但丁的抒情散文诗《新生》,讲述了一个男孩在九岁时爱上了一个同岁的叫“贝特丽丝”的女孩,但直到九年之后才再次见到她。然而为了掩饰自己爱着“贝特丽丝”的秘密,他就表现出已经爱上了另一个女人。直到一场瘟疫降临,熬过了鬼门关的男主还没来得及告白,就不得不面对深爱的年仅24岁的“贝特丽丝”的逝去。

四个演员轮流扮演男主,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述对女主的爱,但“贝特丽丝”的形象却一直没有具象出现,这让本就“间离”的舞台,更难让观众产生共情和代入。这部戏在开场前15分钟就“逼退”了一些观众……而前一个小时的表演,似乎最大的亮点就是那架钢琴,竟然可以自动弹奏,看到琴键随着旋律上下跳动,感觉有一个隐形人也在场表演。

直到“贝特丽丝”死去之后的某个瞬间,观众席的场灯忽然关了,舞台的气质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第五个表演者推着一个巨大的射灯出现在昏黑的舞台上,他绕着同心圆一圈一圈地转,而其他演员也穿上了夸张的裙装和巨大的毛毛虫等服饰,在舞台上缓慢移动着,浓烟被风机吹满了整个剧场,在重低音的电子乐中,观众的心脏和舞台终于开始同频震动。这段表演过程持续了十几分钟,其悬念让所有没走的观众聚精会神。

本以为就此结束的演出,又开始了第三个篇章。一个白衣老妇人出现在舞台上,她竟然是已经死去的“贝特丽丝”。而刚刚的四位表演者好像穿越了时空或是生死,和他(们)深爱的女人展开了一段幽默风趣又充满着哲思的对话。关于爱、关于死、关于诗歌与艺术对生命的记录,关于主体和客体的感受,关于如何继续面对生活……不一而足。

然后演员们在台上一起唱了首关于好消息和坏消息的歌:

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先说坏消息:你我终将化为灰烬

我们会变为尘土 回归虚无

回到我们本来的地方

然后是好消息……

演出戛然而止,而好消息具体是什么并没有唱出来,大概每一个观众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那个“好消息”吧。

走出剧场,在清冷的冬夜里回味这个作品,副标题——我们终将何去何从,已经盖过了“新生活”三个字。对这个戏的感受,套用李安导演爆红网络的那句话:“我看不太懂,但却大受震撼。”

更多震撼我的,不是这个顶着“2022柏林戏剧节开幕大戏”光环作品的优秀和独特,而是我前后两极的观演体验。如果我只看了45分钟就退场,就无法领略后来的颠覆与思考与抚慰。但前半段不好吗?仔细想想,松弛而真实的表演,充满假定性的、多人分饰一角的导演手法,都是很好的艺术处理。那为什么我会有坐不住的感受呢?可能是因为越来越少的耐心,越来越武断的自负,被快节奏的信息接收方式“喂养”出了越来越多的思维局限。作为一个观看者,我应该被教育一下了,作为一个创作者,更应该认真反思。

套路与庸常,逐渐已成为我们对待文艺作品的现实和默许,而稍有挑战的作品出现,可能就逾越了我们的观演习惯。不是说“外来的和尚”念的经一定好听,但只听一种“经”,可能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虽然看的是个“戏”,但某种层面也不只是“戏”,而是对世界的认知,对思维方式的拓展,对心性的磨砺与考查。这种体验与自我反诘在剧场里发生,不得不说又是一次很好的经历。(邵泽辉)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