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教育新观察 | 上海坚持“一年两考”,春考“叫座叫好”倒逼高中教育改革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王蔚     作者:王蔚     编辑:钱文婷     2023-12-11 10:46 | |

明年过了元旦,上海高三学生将迎来第一场高考——春考。如今,唯有上海在坚持“一年两考”。据近几年数据,春考考生中大约会有将近1万人选择填报春招志愿,5千多人次入围院校校测,2千多人实现录取。而且,这几年还出现了报名春招志愿人数增长的情况,春考越来越既“叫座”又“叫好”。

不为练兵更是实战

参与2024年春考招生的本科院校有26所,比去年多了1所,增加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各校推出的招生专业均为特色专业或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这也表明绝大多数市属高校及一些部属高校对春考的持续看好,希望在总体生源数量有限的招生“大战”中,尽早吸引到学业水平和专业忠诚度都比较高的考生。

这26所高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公办院校,一类是民办院校和独立学院。在往年,春考成绩达到300多分的考生主要考虑冲刺公办院校,成绩越高定位目标越聚焦;而300分以下的成绩虽然也能尝试捡漏公办院校,但基本只够录取民办院校和独立学院。从前有一种说法:“春考练兵,秋考实战。”现在看来,对于相当一部分区级示范性高中及以下的学生来说,春考已经变成了一张实实在在的进入本科院校的门票。

考生抢报特色专业

春考专业投放历来是考生关注的重点。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解释,大部分公办院校每校投放两到三个春招专业,各专业招生十几人至三四十人不等;民办院校和独立学院投放的春招专业合计数量较多,各专业招生人数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以去年投放的专业来看,上海大学是春招中历来较受高分考生青睐的“双一流”大学,其春招专业非常稳定,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考生往年报考这两个专业的热情很高,报考比率常常超过10∶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规定色盲考生不宜报考,其2022年录取考生的最低分超过了360分。再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去年春招专业是该校非常有特色的“王牌”专业——建筑学和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两个专业招生人数分别是18人和20人,历年报考比率都超过10∶1,其中,报考建筑学专业需要具备绘画功底,报考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专业需要嗅觉灵敏。

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健说,学校投放给春考的是英语(师范)和学前教育两个专业,可谓“真金白银”的优势专业,历年都是考生抢报的重点。

路径多了“风险”低了

北京、安徽等地早在2006年就停止了春季招生的试点。上海的春招也曾经走入过低谷,2014年上海春考仅剩下5所本科高校参加,招生计划不到300人。然而,2015年起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的要求,春考成为上海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高考“立交桥”重要路径。特别是2017年起,上海首次实施外语“一年两考”,不光为高考改革的顺利推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让春考不再成为“鸡肋”。

王健说,上海坚持高考“一年两考”,不是增加负担,而是给予高三学生多了一次机会,从而把高考的“风险”也降到了最低。尤其是对一些语数外主科目成绩稳定性差的学生,春考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极大减少“一考定终身”的焦虑。今年上外加入到春招行列,或许将来还会有更多高校、更多“王牌”专业进入,这对于高中教育改革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吗?这也将倒逼高中生要从高一开始就要有做学涯规划的意识,尽早了解哪些高校、哪些特色专业是符合自己兴趣特长的,从而更有目标地去学习。

新民晚报记者 王蔚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