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市政厅 > 正文

城市文明 实践样本 | 创“益”宝山 凝“星”聚力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曹博文     作者:曹博文     编辑:曹博文     2024-01-11 14:10 | |

【编者按】2023年5月,上海市文明办组织开展了上海市“创新、创优”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示范中心创建活动,共命名了3家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20家乡镇(街道)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2家区级志愿服务示范中心和10家乡镇(街道)级社区志愿服务示范中心。10月,在全市范围启动“城市文明 实践样本”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示范中心媒体采风行动,通过蹲点式深度采访,挖掘身边故事,提炼“一区一特色”“一中心一品牌”等经验模式,讲好“文明实践在上海”的故事,激发市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巨大热情,让文明实践正能量成为涌动申城大流量,打造文化自信自强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

新民晚报自2023年12月起推出“城市文明 实践样本”专栏,第7期为《创“益”宝山 凝“星”聚力》。


  

近年来,宝山创新实施文明实践“传帮带”工程,以文明实践“充电宝”行动为载体,推动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去年,“一星一益”“星”系列文明实践项目破茧而出,让创新、有爱的文明实践活动更好地服务群众、引领群众、凝聚群众。

一线江景房 文明“星”家园

走进宝山滨江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园,一段葫芦丝的音乐让人驻足。每周,市民周燕石都会约上好友,来到公园内的一方“民星舞台”练上几段。“这里不仅有老师教我们吹葫芦丝,而且还有一个舞台让我们练习、表演,每次都很尽兴。”

去年,宝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出的“一星一益”“星”系列文明实践项目,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好评,“民星舞台”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融合公益咖啡义卖、无声咖啡师就业培训、流浪猫领养、文明养宠集市的“星动乐园”;利用滨江带通江达海、自然生态的地理优势,线上线下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的“星月讲坛”;打造特殊儿童艺术作品公益集市,引发全社会对特殊群体的关注与关爱的“星星超市”。“一星一益”项目探索了文明实践工作新机制,不仅汇聚区绿容局、教育局、文旅局、科委等10多个区级部门的优势资源,而且借力第三方专业机构,探索“爱心义卖+项目反哺”的自我造血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文明实践之“星”璀璨绽放。

江风海韵,令人流连,文明实践,润物无声。近年来,宝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利用优势条件,联动周边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逸仙画苑、吴淞国际邮轮港等特色阵地,加快推进“区文明实践中心-滨江文明实践公园-滨江文明实践带”综合阵地群建设。一江一河”文明实践带串珠成链,熠熠生辉,带动全区文明实践工作从拓展阵地向深化内涵不断迈进。

“微爱”凝聚大爱 文明浸润人心

一桶油、一袋米、一架轮椅、一个玩具……

这些天,杨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多了许多贴上爱心贴纸的物件。一个个生活困难居民的微小心愿被认领,一份份爱心正在温暖传递。

近年来,杨行聚焦“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目标任务,打造“浸润式”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发挥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效用,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通过打造“1+60+4”(即1个分中心、60个实践站和4个特色阵地)微爱矩阵,让文明实践浸入每个社区,为居民创造更多充满爱心暖意的“15分钟文明实践圈”。“杨行之音”“四季公益集市”“文明创建联盟”等一批品牌活动在传播理论、凝心铸魂、市民修身、弘扬新风、涵育文化、志愿服务六方面持续投入,成效显著。“非一般的杨行”文明实践系列活动,让年轻人通过非遗传承、飞盘运动、卡丁车挑战赛和咖啡品鉴嘉年华等,在创新表达中引领文明实践新时尚。

今后,杨行镇将以“微爱”凝聚“大爱”,将多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有机融合,进一步打造“微爱杨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坚持条块联动精准服务群众,开辟企业阵地扩展文明实践覆盖面,激发居村活力解决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把更多的公共服务空间留给市民,让“15分钟文明实践圈”更加高效、靓丽、精致。

实事为民传递温暖力量

走进张庙旧改共享客厅,电视机、饼干盒、手电筒……一个个老物件诉说着历史和回忆。这些物件都是居民自发捐赠的。服务旧改大区,张庙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做实“相约星期天”旧改议事会,协同推进“旧改八法”,成立旧改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助力社区治理。

针对辖区老龄化程度较高,分中心推出“乐享银龄”“手机课堂”“健康讲座”等为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建立了关爱帮扶、文化体育、便民服务等82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培育出“下里巴人便民服务”“雅琴工作室”“燕子育儿坊”等一批品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努力在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宣传引领群众。为了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和服务效能“最大化”,张庙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有效整合阵地资源,建立联动机制,在为老服务分中心、家庭文明建设指导中心等场所设立7个志愿者服务基地,把文明实践的“触角”延伸到不同领域。整合网格员队伍力量,开展“网格+微公益”文明实践活动,让网格员成为社区和居民之间的沟通桥梁,成为弘扬志愿文化的使者。辖区500余名党员志愿者相互结对,设有“环境保护”“关爱老人”“文明交通”“卫生健康”等15个类别120个志愿服务岗位。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面对面,实打实,让群众“看得见、听得懂、有认同、愿参与、真点赞”。

新民晚报记者 曹博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