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新民眼 > 正文

独家述评|不断提升工匠价值的认同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李一能     作者:李一能     编辑:包雍尔     2024-01-31 12:49 | |

李一能/文

2023年“上海工匠”名单近日公布,100名高技能人才榜上有名。他们在各自领域埋头苦干、精益求精,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传奇,成为推动上海城市进步的重要力量与榜样。

毋庸讳言,在“工匠精神”备受关注的当下,我们也应当意识到,当今社会对于工匠价值的认同仍需不断提升,许多传统观念与偏见依然有待克服。

不久前,笔者曾经采访了一对“工匠夫妇”。他们学历不高,但凭借天赋与努力,夫妻俩从基层打工者一路奋斗到业内翘楚,如今在上海落户买房,收入相比刚来上海时翻了十倍不止。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感受到,工匠的社会认同度不高。“工作体面比赚钱多少更重要,这是一些人现在的真实想法。”

在另一场采访中,笔者在沪郊一家生产“国之重器”的大型制造型企业,了解到困扰该厂多年的一个难题:单身汉特别多,男性职工很难找到对象。原因很多,包括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厂区地处偏远等,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婚恋市场上,“技术工人”这一职业身份并不吃香,报出自己的职业感觉就“矮了三分”。事实上,这是一家规模庞大、业务蒸蒸日上的优质企业,不论是员工收入,还是职业稳定性,以及发展前景都很有优势。但在刻板印象面前,对于技术人才价值认同显然出现了偏差。

父母对子女的择业期许,以及婚恋市场上的评价定位,是反映社会职业认同最直观的风向标。按照陈旧、滞后的社会评价标准,工匠是“体力劳动者”,哪怕在市场中得到了充分的激励与回报,在一些人眼中依然是不够体面、光鲜的职业。弘扬“工匠精神”,不仅需要经济层面的物质激励,还需要文化和社会层面的意义建构。当工匠们更受尊崇、更有社会地位,甚至成为一个人人羡慕的职业,自然会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其中。

一个充盈“工匠精神”的国家,不仅更有精气神,也会更有竞争力。畅通技能成才渠道,让人生出路更加多元,有助于增强一个社会的活力。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就有政协委员提交建议,呼吁设立“全国工匠日”,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升全社会对技能型劳动者的价值认同,通过倡导和引导,让“工匠精神”成为全社会普遍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追求,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努力将手里的活干好。

2016年开始,上海市总工会在全国率先提出工匠培养选树千人计划,每年培养选树100名工匠人才,用10年时间选树1000名“上海工匠”。8年来,已累计培养选树“上海工匠”783名、区局(产业、行业)工匠3000多名,8位高技能人才被推选为“大国工匠”。此举对于提升工匠价值认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为上海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