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现场 > 正文

让传统文化火起来|龙态万千,以梦为笔,这场“奇豫记”背后藏着怎样动人的故事?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朱渊     作者:朱渊,朱光     编辑:吴旭颖     2024-02-11 11:52 | |


编者按:自2017年2月8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至今,已有7年。如今,传统文化不仅活起来了,也火了起来。从龙年新春大年初二起,该系列专栏升级更名为《让传统文化火起来》,仍将持续聚焦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传统文化,比如非遗、文博、戏曲等,尤其将在中国传统节日期间凸显赓续中华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山海璀璨如梦似幻,千灯琳琅繁花一片。2024豫园民俗艺术灯会在除夕暂歇后,于昨晚再度点亮。从山经到海经,从陆地到海洋,从神话到传奇,从中国到世界,这场自豫园开启的“山海奇豫记”展现着东方生活美学的独特魅力,

龙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地位独特,和人们传统印象的中国龙略有不同,今年豫园灯会中的龙神秘而不乏亲切,威仪中带着一点“萌萌哒”。社交媒体上,“龙的传人”纷纷晒出合影,“祥云眉毛爱心鼻,流水龙须高颅顶”的豫园龙火速出圈。

参与此次豫园灯会设计、制作的“守白艺术·忆想天开”团队负责人、90后海派剪纸传承人李诗忆说:“每一代人都有着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这种潜藏在基因中的对于自身文化根源的追寻不会停止。我们要做的,就是为非遗艺术、传统文化注入现代审美,结合时代创新,让其融入当下生活。”


颠覆刻板印象


在盘旋翱翔在豫园楼宇间形态各异、姿态万千的中国龙中,豫园商城晏海阁前的“赤龙遂愿”最具挑战。这组高9.5米、宽10米的巨型龙灯,龙姿威仪、气宇轩昂,龙尾甚至“扫”到了另外一栋建筑上。为呈现最佳效果,团队结合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并于现场拼接完成。为突出其独特的神韵,在设计上,特意将龙眼放大,并采用亮丽的色彩进行点缀,使龙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充满活力和魅力。

豫园新春灯会中,还有四条神龙分别镇守四大门头。他们有的以龙头灯彩的特写亮相,你抬起头就能看到龙牙、龙须;有的盘旋于柱,真正“神龙见首不见尾”。李诗忆说:“我们不想让年轻人看到的龙,还是原先的刻板印象。”


还原山海秘境


除了形态各异的龙,黄金广场前那片“海市蜃楼”也让人流连忘返。这一海底秘境光设计稿就改了不下15遍,既要展现海底世界的光怪陆离,又要突出秘境的奇幻缥缈。

步入如今的“海市蜃楼”,只见空灵仙山倒悬,珠玕之树丛生,身边象征福禄寿三神的仙鱼游哉摇曳。倒置的仙山顶部铺设镜面,游客抬头看到的是灯光作用下波光粼粼的海面,倒映着海底各色海洋生物,人们游览其中就像一次奇妙的海洋探险。

倒置的仙山头重脚轻,缥缈的云雾追求氛围感又要支撑体“隐形”,制作起来大为不易。李诗忆带领团队跑了大大小小的工厂,寻找专业人士测算不同弯曲钢管的承重。他们不断修改、测试、再修改、再测试,最终在梦和现实中找到平衡点。李诗忆说:“美好的事物叫人心生向往,做起来虽然难一点,但有挑战才有趣味。”


非遗融入生活


此次豫园新春灯会中还有许多奇幻瑰丽的灯组设计。驻守在文昌街出口的龙角耳机,只要站在适当的距离按下快门,它就能稳稳戴在你的头上;浑身都是触角的绵羊海蛞蝓,需要最新的5D打印技术才能制作。

“守白艺术”创始人、海派艺术家李守白说:“需要用匠心引导大家去欣赏、去体验、去感受经过提炼的东方美学及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才有助于人们更直观、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

而身为年轻的非遗传承人的李诗忆则表示:“只要聚焦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就能将非遗转化为可参与的生活、可沉浸的空间、可共情的故事、可感知的艺术。我们愿意化身为时代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向世界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派美学,助力讲好上海故事和中国故事。”(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马上评|活得火


如果说,“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是对于非遗、戏曲、文博等“活态传承”——亦即在生活里“活”起来的希冀;那么,如今传统文化已经融入了日常生活,且愈发让生活更红火。龙年新春,传统文化火了。从“活”到“火”,我们在传统文化里活得火。

龙,已经在城市街区里“上天入地”。无论是商场外墙、张园步行街,还是上图东馆里汇聚438条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龙——生肖艺术大展”,或者上博人民广场馆里的“春光龙融——上海博物馆龙年迎春展”,都展现出基于传统文化、吸引年轻观众的魅力。

活得火,还体现在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参与热度。上博东馆、上图东馆昨天年初一依然开放,人头攒动,不少青少年观众成为参观主力军。他们兴致勃勃前来了解三星堆古蜀文明的来龙去脉、龙生肖艺术大展里的“隐藏展”——敦煌壁画中《鹿王本生图》,用手按到画面上的黑色斑块,颜色会变淡,也是体验“壁画修复”的一种互动游戏方式……

非遗,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总和。戏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舞台表演精华的总和。文博,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以物证史。通过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物品物件、表演精华和生活方式,我们正以沉浸式的体验,既感受到传统文化,又结合当下的时尚表达,红红火火地走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朱渊)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