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读书|“一日千里”读庄子——现代性目光解读,化古奥为精简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李佳     编辑:钱卫     2024-02-25 11:49 | |

陈引驰著《庄子百句》,一本讲庄子“言论”的书,讲的是庄子,又不是庄子。

先分享一则故事。一次,国君桓公正在殿堂高声读书,一名叫“扁”的车轮工匠路过,问:“您读的是什么?”桓公答:“圣人言论。”扁问:“圣人还在世吗?”答:“过世了。”扁毫不客气地说:“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这个故事,来自庄子的《天道》。他讲这故事是要否定“圣人言论”吗?不确然。庄子所否定的,是能通过语言、文字流传的东西;他认为“道”之精髓,是只“可以意致”的,至于语言能承载的那些,则等而下之。

巧的是,近日我在另一本书中也读到这个故事。陈引驰著《庄子百句》,一本讲庄子“言论”的书,讲的是庄子,又不是庄子。所谓“百句”,就是化繁为简,取作品中最经典的语句来讲。讲解的人是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是中国研究庄子的权威学者。书,是一本“小书”,没有卷帙浩繁地引经据典,写得轻松诙谐、浅显易懂,黄发垂髫皆可以读。让“大家”讲“小书”,会否有些“大材小用”?其实,编这本书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首先,“选择”之中蕴含着学术见解。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庄子著述颇丰,司马迁记载“庄子著书十万余言”,而今流传下来的,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共六万五千余字,要在如此大量的篇幅中择取“百句”,绝非易事;而且所谓“百句”者,亦非通识,乃一家之言,看似客观,实则主观,有学者本人的体认与倾向在其中,本身已吸纳了其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的精华。故虽是“小书”,却也不可“小视”。

其次,本书的著述方式,回答了文章开篇的问题,而且不只答以“必要”,还进一步探索到另一层——“怎么读”,示范了一种读法。先秦经典历经千年,业已有许多难解之处,令普通读者望而生畏;若“死守”千年前的见解、一成不变,那岂非真要将“糟魄”学了去?反而是违背庄子本意的。本书由名家选取精华警句,再结合鲜活之生活、通行之思想加以解读,深入浅出,博古通今,恰如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不但令古代典籍焕发新生机,而且能给今人带来阅读的愉悦,诚可谓“两全其美”。

翻开《庄子百句》,很快可以领略到:作者以一种现代性的目光,“贴”着庄子来讲。既有“本意”层面的庄子,就常见的误读予以“拨乱反正”——如:《天道》中有一句“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素”在今天是一个完整词汇,且有独立意义,但若按照今意,这一句便讲不通了,容易造成困惑,这就有必要破除迷雾,于是作者分别阐释了古文中的“朴”与“素”,使其回归“质朴本初”的原意,帮助读者领会“原汁原味”的庄子——更有“内核”层面的庄子。每一种哲学,都有其内在核心的要义;庄子思想也不例外。而要触及“内核”,则需要一个“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

作为研究庄子半生的学者,陈引驰对于庄子思想早已融会贯通,深知庄子最重要的主张,即:自然、本真;天地万物,只要失却自我、违背自然者,皆是本末倒置。而在选取百句时,他将此种见解渗入其中,所选取的警句多体现出这一思想,如:“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这些来自不同篇章的句子,原本表面互无关联,被作者选进同一本书,又被读者一气呵成读下来,无形间产生了彼此呼应,由此而真意自现,遥远的庄子便如在目前了。

陈引驰讲庄子,也融入了庄子的精神。庄子喜欢“讲故事”,讲起故事来天马行空、不拘一格;说理从不刻意,善于以小见大、由浅入深,透过“小”故事提炼大道理。在阐释“庄子百句”时,陈引驰也是这般,纵横捭阖,触类旁通,在“百句”旁,配有他的解读文章,每一篇,都不是“正襟危坐”那种,而是优美耐读的小散文,仿佛促膝闲谈般娓娓道来,轻松易懂,趣味横生。比如,讲到“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一句,突然话锋一转,讲起当前北京大学马叙伦先生和学生康白情之间的一则往事,生动中带着诙谐,教人一下子就把此句牢牢记住。也不只讲“近”故事,他的故事讲到了国外去,连古希腊哲人的趣事都有。他也引述经典,比如老子、孟子、孔子;讲到兴起处,唐诗、宋词、《红楼梦》统统可讲。故而,这些虽是“小”文,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内涵丰富、博古通今。

总体而言,阅读《庄子百句》的最大感受是:轻松,没有门槛。虽只“百句”,每篇选句的数量并不均衡——多者近十句、少者一两句,却几乎囊括了庄子三十三篇,足以形成概览;对于每一句,既有直译,又有阐释,足以抵达庄子思想的精要之处。读这本书,若能静下心来,一天即可完成,遂有种“一日千里”的阅读快感。“百句”的形式,有助于记忆,读过此书,建立的虽是浅显认识,但掩卷之际,一种模糊而生动的庄子印象已然生成了。循此而向陈引驰的《〈庄子〉通识》《庄子讲义》进阶,则次第分明,与庄子思想愈益相亲,心灵的滋养愈益丰厚。(李佳)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