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新民眼 > 正文

独家述评|“益心为公”和无障碍过街天桥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姚丽萍     作者:姚丽萍     编辑:包雍尔     2024-03-25 13:17 | |


徐家汇路人行天桥空间。杨建正 摄

姚丽萍/文

过街,无障碍,怎么做?2022年底,上海全市38座人行天桥106部垂直电梯加装完成。

超大型城市,公益保护,怎么做?“益心为公”云平台,搭建公益桥梁,让公益保护提质增效。迄今,上海检察机关选聘各领域“益心为公”志愿者2800余名,参与专业咨询、公开听证、专题调研1000余件。

截至本月,《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施一年。38座无障碍过街天桥,正是“益心为公”助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的成功实践。

有温度的城市,应是无障碍之城。二三十级台阶,对老人、病人、行动不便的人,或许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2021年,市人大代表林荫茂调研发现,一些过街天桥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未配建电梯,无论是保障老年人、残疾人通行权益,还是维护城市公共安全,都亟需启动人行天桥无障碍改造。当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上海代表团呼吁立法保障无障碍建设,满足社会成员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

2021年6月2日,申城首例无障碍设施建设检察公益诉讼听证会举行。借助“益心为公”云平台,三位市人大代表担任听证员,同时邀请徐汇区市政管理中心和承担天桥设计的工程设计研究院参会;民政部门、残联代表分别发表听证意见。听证焦点是,一边是市区主干路快速通行,一边是便捷安全出行,这两类社会公共利益如何平衡?结论是,人行天桥加装垂直电梯,就是最优选择。此后,肇嘉浜路宛平路人行天桥电梯加装项目改造成功,为全市人行天桥无障碍环境治理提供了借鉴。

事实上,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充分、便捷地融入社会生活的重要保障,是国家和社会的文明标志。迄今,申城残疾人约60万,60岁以上老年人约550多万,加上妇女、儿童、伤病人员,无障碍需求量极大。38座天桥加装106部电梯,让行动不便者跨越出行障碍,获得通行自由,这座城市因此越发生机勃勃、灵动鲜活。这当中,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建立超大城市无障碍建设公益保护检察模式——“益心为公”云平台,派上了大用场。

首先,汇聚公众监督合力,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赢公信。检察机关公益保护问需于民,认真倾听“过街难题”的意见表达;通过检察听证,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案件办理过程公开化、透明化,广泛听取当事人以及听证员的意见,共同为解决路径做加法,为改建阻力做减法;通过邀请人大代表“回头看”,主动接受监督,开门办公,让法律监督事半功倍,多路径守护社会公益,真正实现公益保护的法治效果。

其次,推动高质量制度供给,打造社会治理新样板。检察机关立足个案,法律监督从点到面,协同职能部门,大力推动申城人行天桥加装电梯。由此,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以及增设检察公益诉讼条款,都有了鲜活的基层实践。2023年3月,《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施,这部地方立法饱含人文关怀,城市无障碍建设的制度路径,管用好用。

值得一提的是,申城“天桥加梯”在国内率先探索城市道路人行天桥无障碍环境建设,入选最高检、中国残联联合发布的残疾人权益保障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回头看看,“天桥之问”关涉“人民之需”,申城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积极做好“天桥之答”,以阳光司法回应市民期待,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未来,“益心为公”又将如何呵护城市温度,值得期待!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