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微信 > 今日闵行 > 正文

8项非遗项目,就在闵行这里!

来源:今日闵行     编辑:赵菊玲     2024-04-25 09:05 | |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记忆,也延续着民族的文化血脉。浦江镇现有国家级和市级非遗项目共2个,区级非遗代表项目6个。快来看看有哪些吧!

浦江镇国家级、市级非遗项目

沪谚

“沪谚”又称上海谚语,是上海的民间传统口头文学,我国几大著名的方言区谚语之一。其主要的流行地区以原上海县及周边地区为主,采用的是老派上海方言,可称是“老的老上海”谚语。

内容涉及时政、修养、事理、社交、生活、民俗、生产、自然等大类,是原生态的老派上海方言,可称为“历史活化石”“文化土特产”。其真实反映百年前上海乡村农耕生活和市井平民生活风情;语言特色自然质朴,修辞手段丰富多样,饱含着历代当地民众的“生活智慧和普遍经验”。

2007年5月,陈行谣谚被列为上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1年5月,沪谚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

闵行区浦江镇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作为沪谚项目的保护传承单位,近年主要通过“载体记录 活动创新”的模式,在做好基础资料抢救性保护的基础上,通过整合资源,围绕沪谚的普及化、生活化和艺术化三个主题多措并举地进一步挖掘、保护、传承“沪谚”。

  苏家桥宣卷

宣卷原名宝卷,原为佛教徒宣讲教义的一种说唱形式。十九世纪末,苏州宣卷传到周浦地区,演出采用坐唱形式,一人主唱,众人伴唱应合。均用当地方言,曲调和伴奏均较简单。

苏家桥宣卷的流传以浦江镇为主,在七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注重本地观众审美情趣,善于吸纳其他民间艺术元素,不断丰富说表、演唱形式,从而凸现纯朴而别具韵味的特色,成为“草根性”极为明显的原生态曲艺表演。

历代传承人为加强演唱效果,不断改良演唱形式,逐步吸收群众喜爱的地方小曲、戏曲曲调,还使用了二胡、碰铃、尺板等乐器,吸收了其他剧种的小调、念白,成为带伴奏的宣卷。影响着相邻的(今浦东新区)各地。

直至2008年5月,苏家桥宣卷被列入闵行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5月,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苏家桥宣卷应邀代表上海市参加江苏省昆山市“江浙沪宣卷交流演唱会”。

浦江镇区级非遗项目

本帮造像木雕

木雕佛、神造像是木雕工艺品中制作要求比较高的一种。造像形态优美,古朴典雅,端庄大方,线条流畅,比例精确,工艺精湛,彰显佛、神的内在精神。

浦江镇东风村第十四村民小组的孙龙兴(1931—2011)有一手木雕好手艺。13岁到上海城隍庙“雄莱阁”(新北门福民街14号)学艺,专事神仙造像,师从浦东卫行的卫国庆、卫刘根父子。退休回到家乡,专门用香樟木雕刻佛、神像刻的神像,对人物神态的刻画细腻、准确,作品油漆、飞金后,更是栩栩如生。

  2009年5月,本帮造像木雕被列入闵行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莲厢

“打莲厢”原先为演唱形式,由一人手拍竹板为唱,三、四人手舞莲厢棒和之。后来将竹竿改为不锈钢管等,丰富表演动作,作日常健身活动,并作为一种民间舞蹈,通常逢年过节时行街或在庙会上表演,渐在当地流行。

表演时,手持莲厢棒做各种舞蹈动作,行进时,可打出前进、停留、蹲下等多种步法,可组成十字、井字等队形。既有两三个人的小表演唱形式,也有边打边走各种队形和摆各种造型的集体舞。可由数人、数十人乃至上百人参加,以吹哨子为令变换套数和队形,现在改用舞曲伴奏。

打莲厢也有文武之别:文莲厢,演员表演时歌舞并重,节奏轻快,武莲厢演员表演时活跃、自由,节奏流畅,动作粗犷,呈现一派欢乐气氛,又能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2008年5月,浦江打莲厢被列入第二批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也叫“端阳”,俗称“当五”,传统习俗里有:裹粽子、祭灶祀祖、贴门对、插菖蒲(艾蓬、大蒜头)、焚苍术(白芷、芸香)、洒雄黄、吃“五黄”、送钟馗神像、小儿额头书“王”字、挂五彩绳编小粽子、佩虎头香囊、手持菖蒲剑等,具有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特征。

自清光绪三十四年,端午庙会逐渐形成。人们抬着城隍巡游,鸣锣开道,善男信女前呼后拥。草台班演出申曲和京昆曲;还有马戏、杂耍、变戏法、耍猴把戏等。茶馆内知名艺人演出评弹、钹子书。民国初年,江河里有龙舟赛,舟上百戏杂陈,耍拳舞棒。

2009年5月,端午节习俗被列入闵行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闵行区四大传统节庆文化活动之一,近年来始终秉持“以文立节、以节立民”的理念,充分发挥浦江本地资源优势,将端午节习俗、非遗元素与“文艺、文创、文旅、文博、文绿、文明”融合在浦江的旅游景点之中。自2007年起的“龙跃浦江”端午民俗文化节,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六年。

  浦江家宴老八样制作技艺

浦东地区将家宴上桌的扣三丝、蒸三鲜、小葱肉皮汤,走油蹄、红烧全鱼、红烧全鸭、白烧全鸡、时令蔬菜等八样大菜,称为老八样。而制作老八样的手艺,即为老八样制作技艺。

近30年,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家宴由8样主菜和8样冷菜组成。8样主菜是八宝饭、蛋卷、扣三丝、扣甜肉、白斩鸡、咸肉片、红烧鱼和三鲜汤;冷拼盆内8样为猪肝、猪肚、油爆花生、肉松、皮蛋、油爆河虾和鸡肉、鸭块。而不同区域老八样的品种也会有所不同。

而制作技艺方面,肉皮的加工技艺、蒸三鲜的摆盘、扣三丝的刀工和用料等,都是验证老八样美食的关键所在。

2008年5月,浦东家宴老八样制作技艺被列入闵行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本帮农家菜制作技艺”项目。

套板葫芦

清嘉庆至光绪年间,陈行镇有秦始道(字贯卿)及其儿子秦再增(字杏坪)等,在所居住的玉涵堂寓所“植葫芦二株,预制套板,镂刻花纹,俟其初实笼之,使成方长、六角、八角,人物、花鸟。篆隶纹悉现,惟妙惟肖,巧夺天工”。

秦氏范制葫芦(俗称套板葫芦、艺术葫芦),制作技艺高超,文化品位脱俗,成为公认的特产。1921年《陈行乡土志》特产篇称:“套板葫芦。当葫芦初结时,套之以板。霜降实坚,摘下去皮,色如象牙。式则四方长方,六角八角。纹则篆隶花鸟,细若刻镂。贵游子弟,购置书斋,珍逾拱壁。陈行秦贯卿独擅其长。”

著名学者、文物鉴赏家王世襄2004年在他所著《中国葫芦》一书再版(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时,特意增补了《陈行乡土志》《周浦塘棹歌》关于陈行套板葫芦的文献资料。

在乡村振兴中,汇东村将葫芦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推进非遗艺术化呈现,通过对套版葫芦非遗项目开展研学、农旅活动,使文旅、产业经济共同发展,为村民带来“福禄”。

2008年5月,套板葫芦被列入闵行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沪剧

沪剧渊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东乡调,从20世纪50年代起,沪剧演唱就已经成为浦江镇地区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50年代活跃在杜行镇和召楼镇业余剧团是浦江沪剧的“第一代先驱”,之后70年代的第二代“文艺工厂”、90年代兴起的第三代“沪剧沙龙”、近年来涌现出来的一批第四代中坚一直坚持浦江镇沪剧的开展与传承推广。

  2019年11月,沪剧被列入第九批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拓展保护项目。

2014年成功举办“相约浦江”首届上海浦江沪剧节,历经10年迭代更新,现已拓展成为“相约浦江”长三角戏曲节。

  浦小江

今日热点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