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郭树清:故乡的炊烟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郭树清     编辑:钱卫     2024-04-28 12:32 | |

乡间的炊烟是童年和少年时烙印在我生命中的画。

每次回故乡,望见那萦绕村子上空的炊烟,乡思就会自心底升腾。一缕缕炊烟,氤氲在村子里,是童年和少年时烙印在我生命中的画。如今,乡间的炊烟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少了土灶烟火气息,就少了很多乡间生活的气息。

炊烟里有人气。民以食为天,古人走向文明之路的例证,便是蜗居垒灶。有灶才有食,有灶才有人气,灶在老百姓的眼里是神圣的。民间多数地方都有“祭灶”的风俗。过去在传统的农家观念中,灶头是家中最重要的部分,“灶好看,柴火旺,住着才称心”。那时,人们盖好房子后都要在厨房砌灶头。新灶落成后,还要在灶头前画上各种祈福图案,称为“灶花”。灶有“靠壁灶”“盯山灶”之别,眼数依家庭人口多少而定,两锅之间置一只鼓形铁罐,叫汤罐,利用余热烧水。炊烟里也有生机。过去在乡间,子女结婚后,第一件事就是新建一个厨房,砌一个新灶,伸出一个烟囱,意味着新婚夫妻要承担起门户的责任了。有炊烟的地方,就有村庄、有人家,就有生机,也有生命和希望。

炊烟袅袅升起,那是家的呼唤,也是乡愁的味道,是生活的气息,也是家的气息。蓦然间,我想起一首歌:“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郭树清)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