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长三角 > 正文

我与松阳的故事|“风云茶商”孟文化生态种养“金叶子”,见证松阳香茶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吕倩雯     作者:吕倩雯     编辑:黄佳琪     2024-05-26 11:22 | |

0:00
/
0:00
加载完毕: 0%
进度: 0%
媒体流类型直播
0:00
 
1x
file ID:
request ID:
media type:
mime type:
provider:
resolution:
rate:
frames:
buffer:
connection speed:
info:
[X]

在丽水市松阳县的雪峰云尖生态循环种养基地,有一方350亩的绿色生态茶园,这里养了8000多头生猪,这是孟文化多年来探索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通过养殖排泄物生物转化利用,基本实现零排放、零污染。

1994年,从部队退役的孟文化成为一名年轻的农科员,在松阳县新兴镇带头推动茶叶种植,并组建了全县第一个农民自发成立的茶叶协会,每年组织茶农参加各级技术培训,助力松阳茶产业快速发展。

多年在基层的工作经验,孟文化看到了茶产业巨大的发展前景。2003年,33岁的孟文化辞去乡农科员一职,承包山头,开办茶行、兴建茶厂,在产业发展的第一线积极探索,推广茶叶种植加工高新技术,带动周边茶农致富。

图说:孟文化 新民晚报记者 黄于悦 摄

为了更好地推广松阳香茶,孟文化又把目光投向了茶叶绿色生态种植。听说猪粪是很不错的茶叶有机肥,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孟文化萌发了自己养猪的想法。

2014年初,孟文化投入400余万元,盖起了现代化的“猪别墅”,从杭州、上海等地引进自动喂料系统、自动清粪机、固液分离机、沼气池和沼液处理利用工程,改善了猪舍环境;为很好地控制猪舍的温度,还添置了智能温控器。同时,养猪场实现24小时全程监控。孟文化说,一旦猪舍指标出现问题,他的手机便会自动提示:“现在整个养猪场实现了零排放、零污染。”

孟文化构建的“猪—沼—茶”生态循环立体种养模式,被浙江省农业厅列为“种养结合、生态消纳”试点项目,解决了养猪排泄物生物转化利用问题,利用沼液滴(浇)灌茶叶,不仅减少了排泄物的污染,而且茶叶长势旺盛,叶片明显增厚,茶青产量大幅提高,且沼液肥茶后基本不需要施化肥,年节省化肥成本达7.5万元。

201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碳中和”茶叶生产项目落地雪峰云尖生态循环种养基地。孟文化也连续十多年获松阳县“风云茶商(经销大户)”称号。从退役军人到农科员,从推广茶叶种植加工到一线从事生产加工直至探索生态立体循环种养,孟文化不仅是松阳茶产业的“鼻祖”之一,也将这片茶叶子变成“金叶子”,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

新民晚报记者 吕倩雯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