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美食爆款“小龙虾”已上线。不过,飘香肥美的小龙虾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呢?昨天(5月28日)晚上,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快检车开进夜市,给小龙虾们来了个“大体检”。
在秋竹路上的某家烧烤店,执法人员仔细检查了小龙虾的进货渠道、索证索票等,并走进后厨查看该店是否存在使用死亡、变质小龙虾烹饪的情况。
“清洗小龙虾会不会使用非食品级洗虾粉?”“小龙虾汤汁里有没有让人成瘾的罂粟壳?”针对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执法人员对洗涤后的活虾、小龙虾汤料进行了现场采样,并利用快检试剂,快速检测相关项目。
约15分钟后,检测结果显现。“我们所测的样品中罂粟壳的成分浓度低于检测线,说明它不含罂粟壳成分。关于二氧化硫残留的问题,我们对照标准色阶卡来看,结果也是符合规定的。”嘉定工业区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周莹表示,聚焦消费者密切关心的食品安全“痛点”问题,快检车可以快速协助执法人员开展风险隐患排查,避免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你们平时用什么清洗小龙虾?”“食用盐、醋,有时候还会放一点小苏打。”在另一家人气较旺的烧烤店,工作人员正在后厨对小龙虾进行清洗,执法人员询问其平时清洗小龙虾的步骤,并提醒不能使用来源不明的洗涤剂,确保小龙虾从源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追溯、可控制。
作为夜宵的“最佳伴侣”,啤酒也是此次检查的重点,执法人员还仔细检查了部分商家是否存在使用非食品级二氧化碳充装啤酒的行为。“市民在消费过程中,可以看看商家使用的二氧化碳钢瓶上是否张贴有‘食品添加剂’等字样,避免不良商家为节省制作成本,用工业二氧化碳替代食品级二氧化碳制作扎啤,从而产生一些不可控的健康风险。”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科执法人员于秀涓提醒道。
据悉,区市场监管局快检车还将继续开进小龙虾烧烤聚集区,对食品原材料小龙虾开展兽药、二氧化硫、重金属检测,对小龙虾菜品开展罂粟壳和亚硝酸盐等快速检测,严厉打击有关违法现象。
撰稿:席凌燕
摄像:徐宸逸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