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侬好上海 > 天气 > 正文

丹丹看天气|“普拉桑”下午到傍晚登陆浙江 风雨影响可能要持续三天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马丹     作者:马丹     编辑:马丹     2024-09-19 12:58 | |

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丹)今天上午,申城时雨时风时有晴。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步步逼近“邻居”浙江,预计在今天下午到上半夜在浙江象山到舟山一带沿海登陆,目前仍不排除登陆点会继续北调的可能性。由于“普拉桑”的登陆点有可能离上海更近了,因此,今天它的外围云系一直“旋”来风雨,尤其是,傍晚以后降雨会更加明显,预计傍晚到上半夜有阵雨,并伴有短时雷雨,局部地区有暴雨(60~90毫米),下午起本市大部分地区的阵风可达7~8级,高层建筑及沿江沿海地区阵风有8~9级。气象专家提醒,市民下班、放学备好雨具,注意交通安全。

风雨持续时间比“贝碧嘉”更长

飞毛腿“普拉桑”移动很快,一日之间奔袭上千公里,直扑浙江而来。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普拉桑”登陆时最强可能是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对上海的风雨影响可能不如“贝碧嘉”强势。但是,“普拉桑”登陆后,大气环流形势非常复杂,因此,它带来的风雨影响持续时间可能比“贝碧嘉”更长。

“普拉桑”上岸后,要警惕台风叠加冷空气和天文大潮等多重影响。21日前后,副热带高压断裂,“普拉桑”的残留云系会和南下的冷空气结合,在长三角地区“激发”出强降雨,江浙沪等地台风雨或持续三天左右,部分地区会伴有对流性天气,局部可能还会出现大暴雨,甚至可能有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上海在21日后期至22日也会出现大雨到暴雨过程。

不过,台风送来大风,还送来“车轮雨”,申城终于要降温了。据预报,下周,本市气温会全面下降到2字头,炎热的夏天终于渐渐进入尾声。

多个热带系统在“捣乱”

“贝碧嘉”昨天刚停止编号,“普拉桑”又来了。9月下旬的大气环流形势不断,海上热带系统也非常活跃。今天上午8时,今年第15号台风“苏力”又生成了,而下周西北太平洋还将有1个台风生成。未来一段里,上海雨水频繁,短时降水明显。

近来台风为何“扎堆”出现?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玲解释,9月以来,整个副热带高压有所北抬,热带低纬地区得到“解放”。同时,西南季风呈现非常活跃的状态,南半球也存在较强的赤道气流。在这些条件的共同“配合”下,从9月开始,热带对流呈现出相对活跃的状态。

秋台虽少但多为“狠角色”

在气象学上,9月至11月生成的台风称为“秋台风”。据1949年以来的气象统计数据,从常年同期看,秋台风(9月至11月)平均每年生成11.38个,其中会有2.26个登陆我国。夏台风(6月至8月)平均每年生成11.62个,其中有4.36个登陆我国。秋台风从生成数量上虽然与夏台风基本持平,但登陆我国的秋台风比夏台风明显偏少。

但是,与夏天生成的台风相比,秋台风其实大多为“狠角色”,它们通常有三大特点:路径偏南、势力强大、造成损失更严重。资料显示,秋台风最“青睐”的登陆地为广东省、海南省、台湾省和福建省。

为什么秋台风更厉害?气象专家解释说,秋台风绝大多数生成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那里海温高,距离陆地远,因此,给了它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时间;与此同时,季节转变,秋台风受南海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尽管台风的体积普遍不太大,但是,台风结构的对称性更好,台风强度也就更容易发展得更强;再加上,台风的路径相对偏南,低纬度的海温更高,秋台风发展为超强台风的比例也较高。

今年9月以来,秋台风出现的频率较历史同期偏活跃。在过去常年的9月上旬和中旬,大约有1.2个台风影响我国,目前包括接下来的“普拉桑”,将有三个台风影响我国近海。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