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咬伤危重患者跨省5小时抵沪获救 医生提醒:被蛇咬伤后记得“六步自救法”
蛇毒咬伤危重患者跨省5小时抵沪获救 医生提醒:被蛇咬伤后记得“六步自救法”

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成功救治一名跨省送至医院的毒蛇咬伤危重患者。

医些事 2024-07-05 12:07
肠子塞满“小石子”,这样吃杨梅可能导致梗阻、穿孔
肠子塞满“小石子”,这样吃杨梅可能导致梗阻、穿孔

对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炎症、慢性便秘和有过消化道手术病史的人群,绝对不可吞食杨梅核,这样极易引发肠梗阻、胃肠出血穿孔等疾病,严重时可能会威胁生命...

医些事 2024-07-05 11:34
肌瘤撑满子宫,沿着静脉一路疯长!仁济医院专家8小时接力“拆弹”
肌瘤撑满子宫,沿着静脉一路疯长!仁济医院专家8小时接力“拆弹”

子宫里的肌瘤多到数不清!更疯狂的是,子宫肌瘤极具“穿透性”,从子宫生根发芽“疯狂生长”,顺着下腔静脉“逆流而上”,一路播散肌瘤的“种子”,涉及多条重要大静...

医些事 2024-07-04 18:49
机器人+小球囊,上海四院让“三叉神经痛”去痛无踪
机器人+小球囊,上海四院让“三叉神经痛”去痛无踪

日前,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实施“机器人辅助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让被三叉神经痛折磨4年之久的王先生,恢复如常,顺利康复出院。

医些事 2024-07-04 18:46
小虾误入气道吓坏阿姨 上海专家妙手借“镜”巧取异物
小虾误入气道吓坏阿姨 上海专家妙手借“镜”巧取异物

“医生,我大概把一只虾吃到气管里去了。我们那儿的医生都说看不了,要去上海‘开大刀’。我好怕,你们能帮帮我吗?”

医些事 2024-07-04 17:53
22岁小伙忽冷忽热,血小板骤低!提醒:此病潜伏期长达一年,重症发作可致命
22岁小伙忽冷忽热,血小板骤低!提醒:此病潜伏期长达一年,重症发作可致命

“疟疾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一般潜伏期短则数周,但长则可达一年左右。”陆桢兵医生解释道,“患者属于异常的潜伏期,可能一年前在境外无意间感染了,直到一年...

医些事 2024-07-04 09:32
市一多学科团队携手百岁老人顺利越过“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市一多学科团队携手百岁老人顺利越过“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团队联合麻醉科、康复科、手术室护理组,在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麻醉的辅助下,仅用时30分钟就成功为一位百岁老人实施了闭合牵引复位和微创...

医些事 2024-07-03 13:31
规范临床研究开展 促进社区健康创新 上海玄合元门诊部成立医学伦理委员会
规范临床研究开展 促进社区健康创新 上海玄合元门诊部成立医学伦理委员会

日前,位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的上海玄合元门诊部举行了医学伦理委员会成立大会,就此标志着上海第一家研究型智慧型综合门诊部在医学伦理审查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医些事 2024-07-03 09:57
5月龄宝宝拇指似“蟹钳”,1小时手术,当日出院!
5月龄宝宝拇指似“蟹钳”,1小时手术,当日出院!

5个月的男宝宝小羽(化名),右手多了一个拇指!这么小的孩子,能否耐受矫正手术?如何麻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朱辉团队出招,用“全麻...

医些事 2024-07-03 09:54
病变累及多个系统,就医不再四处奔走,上海十院妇科MDT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方案
病变累及多个系统,就医不再四处奔走,上海十院妇科MDT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方案

短短两周,接连有三位病情疑难复杂的患者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妇科出院,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病变累及生殖、泌尿、消化、内分泌等多个系统,曾经的就医过程充满...

医些事 2024-07-01 20:12
国内首例:申城专家团队用新技术为冠心病患者提供精准诊疗
国内首例:申城专家团队用新技术为冠心病患者提供精准诊疗

长海医院心内科张必利教授团队日前首次采用DFR(舒张期无充血比率)冠脉功能学诊断新技术,为一名冠心病患者提供精准介入治疗。

医些事 2024-07-01 16:30
PNH口服靶向新药飞赫达开出上海首方,这一罕见病群体迎来治疗新希望
PNH口服靶向新药飞赫达开出上海首方,这一罕见病群体迎来治疗新希望

近日,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创新口服单药疗法飞赫达(盐酸伊普可泮胶囊)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开出了上海市首张处方,标志着这款全面控制血管内外溶...

医些事 2024-06-28 13:13
同享上海经验 全国首部聚焦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临床参考用书正式发布
同享上海经验 全国首部聚焦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临床参考用书正式发布

全国首部聚焦ICIs相关心肌炎的临床参考用书——《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从基础到临床》同期发布。

医些事 2024-06-27 18:38
华山医院开出阿尔茨海默病靶向治疗新药国内首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疗进入精准医学新时代
华山医院开出阿尔茨海默病靶向治疗新药国内首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疗进入精准医学新时代

今天,备受瞩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靶向治疗新药仑卡奈单抗(Lecanemab)正式在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落地首次开方。

医些事 2024-06-26 20:38
把光明送上高原,失明30年的患者又能看见了
把光明送上高原,失明30年的患者又能看见了

为藏区老年群体重构清晰“视”界,未来我们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特别是培养大量的眼科专业人才尤为紧迫。

医些事 2024-06-23 12:19
更低辐射,更高分辨率!全球首款光子CT今起落户瑞金医院
更低辐射,更高分辨率!全球首款光子CT今起落户瑞金医院

光子CT 设计了很多人性化的患者关怀功能,82 cm 的大孔径,明显减轻受检者的幽闭恐惧,整个机房设计的也更加明亮、温暖,以缓解受检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能...

医些事 2024-06-21 18:21
84岁老翁突发“腿梗”险截肢 跨越4000公里来沪保腿成功
84岁老翁突发“腿梗”险截肢 跨越4000公里来沪保腿成功

近日,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团队与时间赛跑,用一根细小的导管和导丝“开山劈路”,成功为新疆老先生阿巴吉打通下肢近60厘米、石头般坚硬的堵塞血管,为他成功保腿。

医些事 2024-06-21 14:16
大学生外出就餐感染戊肝引发肝衰竭!集束化治疗策略挽救生命
大学生外出就餐感染戊肝引发肝衰竭!集束化治疗策略挽救生命

小杰是一名本市在读大学生,前不久外出就餐之后,出现了腹泻。一开始,小杰并未在意,觉得过几天就没事了。谁料,在间断腹泻13天后,逐渐出现了乏力、头晕、恶心等...

医些事 2024-06-21 11:38
机器人助力更精准更微创,上海九院成功实施两例下尿路复杂性重建微创手术
机器人助力更精准更微创,上海九院成功实施两例下尿路复杂性重建微创手术

徐斌教授给医疗团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摒弃传统后尿道重建手术的经会阴途径吻合方式,改为将远端尿道送入盆腔内,借助达芬奇机器人在狭小空间内操作灵活的优势进行...

医些事 2024-06-20 19:37
全球首例“废弃肝”肝移植联合ALPPS手术,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完成,改写36岁患者命运
全球首例“废弃肝”肝移植联合ALPPS手术,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完成,改写36岁患者命运

在经历了1次结肠癌切除手术、28次化疗和1次介入化疗后,陈女士(化名)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原本幸福的家庭也因多年的癌症治疗笼罩在阴霾和绝望之中。然而,复旦...

医些事 2024-06-19 14:17
高三毕业了,来医院学一学急救技能
高三毕业了,来医院学一学急救技能

今天,一群曹杨第二中学的高三毕业生来到普陀区中心医院,参加专门为他们准备的“毕业+医课”救护培训项目。项目启动后,学生们学习了心肺复苏技能,了解了医院各科...

医些事 2024-06-18 15:51
儿童医院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启用,含体检服务,还关注孩子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情绪障碍……
儿童医院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启用,含体检服务,还关注孩子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情绪障碍……

新启动的健康管理中心不仅为0-18岁儿童青少年提供一站式的健康检查服务,还特别关注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如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情绪障碍、网络成瘾等。

医些事 2024-06-18 15:22
九旬老人突发脑梗合并巨大动脉瘤 公利医院多学科团队成功取栓
九旬老人突发脑梗合并巨大动脉瘤 公利医院多学科团队成功取栓

夏季卒中预防依然不容忽视,尤其是老年人、脑血管基础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

医些事 2024-06-18 11:47
91岁老人头顶长“蘑菇”长达五年?竟然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
91岁老人头顶长“蘑菇”长达五年?竟然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

​91岁高龄的老人在家属的陪同下,坐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整形外科门诊中,一股刺鼻的味道充满了整个诊室。当解开纱布的一刹那,所有在场的医生都发出...

医些事 2024-06-18 10:36
重度肺功能障碍遇上顽固性鼻息肉,上海四院为六旬阿姨解除多年鼻息肉困扰
重度肺功能障碍遇上顽固性鼻息肉,上海四院为六旬阿姨解除多年鼻息肉困扰

​来自江苏淮安的60岁王阿姨(化名)患顽固性鼻息肉合并哮喘,饱受反复复发及手术困扰,因其患有重度肺功能障碍,导致多家医院表示无法为其手术。同济大学附属第四...

医些事 2024-06-18 10:28
75岁上海老伯确诊乳腺癌!男性缺乏意识或羞于就诊,发现时往往病情延误
75岁上海老伯确诊乳腺癌!男性缺乏意识或羞于就诊,发现时往往病情延误

几天前,75岁的上海张老伯在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被确诊癌症。震惊的同时,也让他觉得有些“难以启齿”——经检查竟然是乳腺癌。

医些事 2024-06-18 07:02
女子吃饭误吞塑料碗碎片,“卡”住食管三个月,医生用胃镜下球囊扩张术取出
女子吃饭误吞塑料碗碎片,“卡”住食管三个月,医生用胃镜下球囊扩张术取出

食管异物是食物、硬币、玩具等物体不慎被吞下并卡在食管中的紧急情况,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疼痛、吞咽困难甚至窒息。

医些事 2024-06-17 16:56
以健康为中心 “六师共管”,助力2型糖尿病逆转,浦南医院首届2型糖尿病逆转探索研究学术会议召开
以健康为中心 “六师共管”,助力2型糖尿病逆转,浦南医院首届2型糖尿病逆转探索研究学术会议召开

​帮助300余名患者2型糖尿病实现逆转, 200余名超重肥胖患者减重2000kg,一年多来,浦南医院糖尿病逆转中心运行使用以来,积极贯彻“大健康”理念,通...

医些事 2024-06-15 14:02
琴声“良方”抚慰孩童,上海市儿童医院引入音乐治疗让语言障碍孩子开口也开心
琴声“良方”抚慰孩童,上海市儿童医院引入音乐治疗让语言障碍孩子开口也开心

每逢周三、周五上午,上海市儿童医院泸定路院区康复科言语治疗室就会响起悦耳动听的钢琴曲,来自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康疗团队的琴声就像一剂良药,给就诊的言语功能障碍...

医些事 2024-06-14 18:23
2岁娃举5斤水、曼妙姑娘身藏“隐睾”……他们确诊同一种病
2岁娃举5斤水、曼妙姑娘身藏“隐睾”……他们确诊同一种病

3个看似迥异的病例,最终在上海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都被确诊为同一个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也揭示了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病理根源。

医些事 2024-06-14 09:05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